[发明专利]一种微米级共聚物微球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0097.6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柯扬船;胡祥龙;徐井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58;C08F212/36;C08F222/14;C08F222/38;C08F2/20;C09K8/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共聚物微球,尤其涉及一种微米级共聚物微球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微米级共聚物微球用作为油田开采调堵剂或封堵剂。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油气藏呈非均质性特征,且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这类非均质油气藏相比于均质油气藏,表现出油气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效益低的特点。在注水开采这类非均质油气藏过程中,油气层间的深部窜流和层内深部绕流现象严重,造成注入水沿高渗带或优势通道突进,产生无效循环。在中低渗透油气层注水开采中,注水波及不到的部位受效很低,致使油气采收率很低。近年来,发展的聚合物微球技术是一种新型深部油气层的调堵技术,该技术设计原理是针对油气藏岩石孔喉的尺度特征,合成与之相匹配的聚合物微球,这些微球在油气层孔喉中产生运移、封堵、变形及再运移封堵效应,直至在地层深处逐级封堵水窜优势通道,实现油气层深部孔道的调堵效果,从而提高水驱油的采收率。
实际上,现有技术中的聚合物微球,也用于钻井、完井工程的封堵或堵水作业的封堵剂。现有技术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引进新型抗温抗盐性单体共聚或交联,提供多种聚合物微球调堵剂。但是,这些现有技术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在地层水、油藏温度、压力、矿化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易产生降解、絮凝沉淀、失效等问题,使其调堵效果不显著,这主要源于共聚单体的有效性及其共聚反应特性。
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特点和不同开发阶段的封堵或堵水技术要求,已研制出系列堵水材料。将现有技术中的堵水材料分类为:(1)水泥类堵剂,如油基水泥、水基水泥、活化水泥和微细水泥等;(2)无机盐沉淀类堵剂,以水玻璃为主;(3)聚合物冻胶类堵剂,主要包括合成聚合物、天然改性聚合物、生物聚合物等;(4)颗粒类堵剂,包括钠基膨润土、果壳、青石粉、石灰乳、轻度交联的聚丙烯酰胺颗粒、聚乙烯醇颗粒等;(5)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堵剂,主要包括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堵水剂、有机硅类堵水剂、活性稠化油、氰凝等。
现有技术(王艳丽,谭德新,张明旭,张彬.无皂乳液制备小微球聚合型P(AMPS-MMA)微球,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4):149-152.),采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功能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无皂乳液共聚,得到了小微球集合型P(AMPS-co-MMA)微球,平均粒径大约为20μm,呈单分散性,每个微球都由更小的微球聚合而成,小微球的粒径约为0.1μm,但该体系由于没有加交联剂导致合成出的微球球形度不好,且聚合率低。
现有调堵或封堵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1)无机物体系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封堵高渗透带,但易堵死油气流动通道、封堵段处于浅层、封堵段难移动或不移动,这都很不利于油气层深部及后续调堵工艺实施;(2)有机物体系堵而不死、可移动、能实现深部调堵,但封堵强度低、封堵有效期短;(3)聚丙烯酰胺为主的交联体系,成胶条件苛刻、堵塞程度低,不适宜油气层大孔道和裂缝性油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聚合物微球调堵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采用悬浮聚合技术,提供一种微米级共聚物微球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亲油性单体、亲水性单体和交联剂等为原料,制备一种微米级交联共聚微球,该共聚物微球作为抗温抗盐堵剂,用于非均质油气藏的调堵、暂堵或封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共聚微球的制备方法易于实施,反应条件温和;所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可控,呈多分散性,适宜复杂油气孔道的调堵、暂堵或封堵;所制备的共聚微球粘度低,易泵入,具有抗温抗盐性,可用污水配制,具有吸水膨胀性,吸水膨胀后封堵油藏孔道或裂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米级共聚物微球,是由亲油性单体、亲水性单体和交联剂共聚合而得;所述的微米级共聚物微球,按质量份组成的原料及其处理过程为:首先,80.0~99.0份亲油性单体,反应前用等体积的质量浓度5.0%氢氧化钠溶液洗至无色,接着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再减压蒸馏即得提纯的单体;其次,所述的经处理的80.0~99.0亲油性单体、0.5~10.0份亲水性单体、0.5~10.0份交联剂、0.5~6.0份引发剂及0.5~6.0份悬浮剂,组成反应体系。
发明内容
一种微米级共聚物微球,各组分相对于单体总质量份组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型不烧纳米微孔绝热材料的组成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钢包包底浇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