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太阳能追日装置的建筑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250.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太阳能 装置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具有太阳能追日装置的建筑体,尤指一种能提供充分结构强度,以支撑该太阳能追日装置的建筑体。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煤炭等人类常态取用的自然能源逐渐消耗,以及传统能源容易产生污染等缺失,各国在能源政策的制定上,莫不鼓励太阳能、风力或其它再生能源等绿能技术的研究发展,而经由多年来的努力,可收集太阳能的太阳能电池,已日渐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太阳能热力器、太阳能警报器、太阳能灯塔、室外信息显示或指示设备,以及部分厂房、营舍等备用电源与市电平衡配置的太阳能板设计,可微量弥补传统能源不足。
早期的太阳能板以固定位置及角度的型式架设在预设的固定架或建筑体上,其能接受太阳光的角度属于固定无法调整的形式,然而,因为地球本身的自转及绕行太阳的公转活动,造成太阳光对于太阳能板的入射角会因纬度、四季乃至于每天上下午时间而有所不同,因此,固定角度的太阳能板无法有效的接收入射的太阳光,造成太阳能板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益,为此,有心人士乃设计出各种可自动导向光源或追日的控制器,使太阳能板能尽可能的面向太阳,以提高其应用效益,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435680号《自动导向是太阳能集热板》、公告编号第447691号《太阳能集热装置之追光控制器》、公告编号第570174号《自动导向光源追踪控制器》等各具特色,但,大部分的导向光源或追光设计都须仰赖支撑强度充分的支撑组件来提供稳定架设,并配合精确有效的传动装置,以作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的角度调整;而且为了提高整体发电量能以供更广泛的用途,该太阳能发电模块的集光面积亦需充分的加大,于是,依目前较常见者,单一集光面积的尺寸,已有达到数十平方公尺规模的设计,不仅整体机形庞大,且其整体重量已非一般建筑体可以承受,再加上该集光面积的加大,使得在室外可能遭受的气流推压作用,使得支撑组件以及用以支撑该支撑组件的底盘基础强度需求,均须特别予以加强才可,因此,目前所见的太阳能集光器与建筑物的组合,都属于集光器的底面直接贴设于建筑物或一可动顶棚之上,尚未见有将上述庞大且重量可达数吨的太阳能追日装置,直接架设在一建筑物顶棚之上者;缘是,目前所见较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仍采用直接架设在地表面之上,且该设施的下方土地无法再提供其它用途,而形成该设施下方的土地空间的浪费,直接影响建设这些设施的用地成本,实非一经济之举。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传统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缺失,本案特提供一种具有太阳能追日装置的建筑体,其可让目前体型庞大且重量大的太阳能追日装置直接架设于建筑物上;使得不仅能让该太阳能追日装置稳固且安全地架设在其上方,且可在该顶棚之下方形成一安全可靠的可利用建筑体空间,以提升整体用途的多元化及附加价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太阳追日装置的建筑体结构,包括有周边结构以及该周边结构上方所支撑的一顶棚,且由该周边结构朝向该顶棚之内架设一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上建构形成有至少一组由不同方向横梁所交会形成的交接部位;在该横梁结构的交接部位上方或上方位所对应位置,装置有一太阳能追日装置的支撑组件,再以该支撑组件支持该太阳能追日装置架设在该顶棚之上。这样使得太阳能追日装置的重量直接经由横梁交接部位,配合整体横梁结构平均分散传递到顶棚的各部位以及周边结构,以避免荷重集中作用在该太阳能追日装置架设所在的特定部位,进而避免造成建筑体特定部位承受力不足情况发生。
再者,利用上述横梁结构配合该周边结构所形成的架设空间,可在该顶棚的下方建构出一安全的可利用空间,适合建造成一封闭或非封闭的房舍,减少太阳能追日装置下方空间(土地)的浪费。
依上述结构,所述顶棚内的横梁结构形成有多数交接部位,且在这些交接部位的上方或上方位处的至少局部,分别装设有太阳能追日装置。所述装设有太阳能追日装置的交接部位邻靠该周边结构而布设,以方便太阳能追日装置之架设施作。
依上述结构,所述顶棚为一楼层板。
依上述结构,所述顶棚具有至少一较高的脊部,该脊部的至少一侧设有斜顶棚。
依上述结构,所述横梁结构设有主横梁结构,该主横梁结构上设有该交接部位,自该交接部位的至少一侧,侧向衔接有副横梁结构。
依上述结构,所述主横梁结构设于该脊部处。
依上述结构,所述副横梁结构的延伸方向顺随该斜顶棚的倾斜度而设。
依上述结构,所述横梁结构设有主横梁结构,该主横梁结构上设有该横梁交接部位,位于未对应该横梁交接部位之处,另一侧向延伸生成有辅助横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快速卷帘门的边排链
- 下一篇:一种双轴数控切球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