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芳香环加氢的纳米镍基多面体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033.2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予罕;祝艳;陈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3/89;B01J35/02;B22F9/24;C07C5/10;C07C13/18;C07C1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高月红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芳香 加氢 纳米 基多 催化剂 及其 制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芳香环加氢的纳米镍基多面体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具有多面体结构,且所述催化剂是单独的镍纳米多面体催化剂或以NiM表示的双金属纳米多面体催化剂;其中,M选自贵金属或非贵金属中的一种,Ni与M的摩尔比为10/1~1/10;
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2~1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包括:Pt、Pd、Ru或Rh;非贵金属包括:Cu、Co或Fe;
所述Ni与M的摩尔比为5/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体包括: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去角八面体和二十面体;
所述催化剂,还暴露不同的晶面,其中,该晶面包括:(100)面和(111)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单独的镍纳米多面体催化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单独的镍纳米多面体催化剂的制备,其步骤包括:
①按比例称取的镍盐和柠檬酸盐共同溶解于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第一溶液;其中,镍盐的浓度为0.01~0.05mol/L;镍盐和柠檬酸盐的摩尔用量比为1:8~1:18;
按比例称取的碱和苯甲酸共同溶解于醇溶剂中,将得到的溶液逐滴加入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二溶液;其中,碱、苯甲酸和镍盐的摩尔用量比为9:5:1~2:1:1;
按比例称取的甲酸盐溶解于醇溶剂中,得到第三溶液;其中,甲酸盐和镍盐的摩尔用量比为6:1~12:1;
②将步骤①所得的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分别在75~95℃下,干燥30~50分钟;
③将干燥后的第二溶液和第三溶液混合,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下,于200~220℃下反应10~20小时,将得到的产物洗涤分离,最后,将产物在65~90℃下干燥10~18小时;
或B、双金属纳米多面体催化剂的制备,其步骤包括:
1)按比例称取的镍盐、金属M盐和柠檬酸盐共同溶解于醇溶剂中,得到均匀的第四溶液;其中,镍盐的浓度为0.01~0.05mol/L;镍盐和柠檬酸盐的摩尔用量比为1:8~1:18;镍盐和金属M盐的摩尔用量比为10:1~1:10;
按比例称取的碱和苯甲酸共同溶解于醇溶剂中,将得到的溶液逐滴加入第四溶液中,得到第五溶液;其中,碱、苯甲酸和镍盐的摩尔用量比为9:5:1~2:1:1;
按比例称取的甲酸盐溶解于醇溶剂中,得到第六溶液;其中,甲酸盐和镍盐的摩尔用量比为6:1~12:1;
2)将步骤1)所得的第五溶液和第六溶液,分别在75~95℃下,干燥30~50分钟;
3)将干燥后的第五溶液和第六溶液混合,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下,于200~220℃下反应10~20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用乙醇洗涤分离,最后,将产物在65~90℃下干燥10~18小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和步骤1)中,镍盐包括:氯化镍和硝酸镍;柠檬酸盐包括:柠檬酸钠和柠檬酸钾;醇溶剂包括:乙二醇和甘油;碱为Na或K的氢氧化物,碱在醇溶剂中的浓度为0.1~1.8mol/L;甲酸盐包括:甲酸钠和甲酸钾;
镍盐和柠檬酸盐的摩尔用量比为1:10~1:1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金属M盐包括: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水溶性盐酸盐或有机酸盐;其中,金属元素选自Pt、Pd、Ru、Rh、Cu、Co或Fe;
镍盐和金属M盐的摩尔用量比为5:1~1: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和步骤3)中,惰性气体包括:氮气;
洗涤的方法包括:用乙醇洗涤。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应用于芳香环加氢的催化反应中;
其中,催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反应的温度为80~200℃,H2压为1~10MP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反应的温度为100~150℃,H2压为4~7MPa;
所述芳香环包括:苯、甲苯、联苯、萘、苯甲酸、硝基苯、氯代苯、对甲苯或间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未经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0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使用空间的鞋柜
- 下一篇:便携式旅行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