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6743.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源;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J2/10 | 分类号: | F24J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化石燃料,不但资源贮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日益枯竭;加之滥开滥采,难以维持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髙的要求;而且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能源。太阳能同时又是一种清洁能源,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今,无论在沿海城市,还是在内陆城市,太阳能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用于炊事的太阳灶、用于产生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干燥物品的太阳能干燥器、用于熔炼金属的太阳能熔炉,以及太阳房、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海水淡化器等等,各种太阳能热利用产品也已经走近千家万户。
虽然如此,但是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当代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建筑格局,使住宅便于安装太阳能吸收装置的面积变小,热供应能力有限,从而,致使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在城市内高层建筑上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寻求简易、高效的太阳能-建筑集成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吸收装置在城市内高层建筑可利用面积与住户需求不相对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聚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镜以及与其对应的跟踪组件,以对太阳进行精确跟踪并聚焦太阳光;
太阳能吸收装置,至少包括热吸收介质与集热器,设置于所述聚光装置的周围,接收所述聚光装置聚焦的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设置于聚光装置所在的建筑外表面和/或与其相近的建筑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设置在建筑的顶层、建筑的侧立面。
可选地,所述跟踪组件至少包括机械动力驱动装置以及探测太阳位置的光敏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跟踪组件与所述反射镜对应配置,并驱动所述反射镜以调整其跟踪太阳光的反射角度。
可选地,所述跟踪组件还包括管理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调整反射镜以将太阳光聚焦至指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反射镜分布式设置在建筑的顶层、建筑的侧立面或邻近建筑的地面。
可选地,所述反射镜设置在同一建筑或不同建筑上。
可选地,所述反射镜与其对应的跟踪组件为一一对应、或者同一建筑上的多个反射镜均与一个跟踪组件对应。
可选地,所述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或凹面反射镜。
可选地,所述集热器包括平板式集热器或者热管式集热器。
可选地,所述热吸收介质为流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用于建筑集成,为聚光装置和太阳能吸收装置相结合的建筑或建筑群同时提供热能。本发明依据建筑的特点,在建筑表面及其周围空间分布式设置包括反射镜及与其对应的跟踪组件的聚光装置,精确跟踪太阳并聚焦太阳光至太阳能吸收装置的集热器上,以使所述太阳光被吸收利用,增加太阳能吸收装置对太阳光的吸收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聚光装置可设置在太阳能吸收装置所在的建筑、和/或与该建筑相临近的建筑、和/或临近该建筑的地面上,本发明分布式设置的聚光装置,可以明显增加太阳能吸收装置的受光面积,能够在特定不可改变的建筑环境下,有效的利用建筑及其相邻建筑外部的可利用空间,增大太阳光的收集面积,提升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热能供应能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适用范围更广,使本发明更易于扩展应用于建筑集成的范围中;本发明聚光装置的反光镜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便于在已有热利用系统的基础上做改造;且反光镜可分布式选择安装在同一或不同建筑上,灵活度较高,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