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969.X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虎;许鹏;王强;谢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505;H01M4/525;H01M4/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新型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方法 | ||
1.一种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以一定的方式辅助分散得到浆料,控制浆料的固含量在10%-60%之间;
(2)按摩尔比(1-1.05):1:1:2将锂源、铁源、磷酸根源和螯合剂溶于水中,控制溶液的PH值在5-9之间,控制溶液的浓度在0.01mol/L-1mol/L之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溶胶;
(3)将步骤(1)中的浆料缓慢加入到上述溶胶中并机械搅拌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升至80℃保温1-12h,使之形成凝胶,接着将此凝胶在100℃下烘干;
(4) 将步骤(3)中得到的干凝胶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600-900℃煅烧1-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核壳结构的新型磷酸铁锂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放电中压大于3.5V的正极材料,选自三元材料、LiCoO2、LiMn2O4、LiNi0.5Mn1.5O4、富锂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方式为机械搅拌分散或者超声分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锂源为氢氧化锂、硝酸锂、醋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铁源为草酸亚铁、硝酸铁、醋酸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磷酸根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螯合剂为酒石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最佳烧结工艺为以5℃/min升温至650℃保温8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磷酸铁锂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磷酸铁锂的粒径范围控制在5-500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9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带作物田间废弃物多功能粉碎综合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实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