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4340.3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人;赵帅;陈刚;韩丰波;吴德寿;刘锦;张汶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合 细菌 悬挂 连续 管道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是水产优质饵料微生物,也有效的利用于改善水质。传统的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为有光源的密闭透明圆桶,少数使用的是硬质玻璃管道培养。前者易污染、光照利用率低,后者制作成本高、不易清洗容器、占用空间大。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使用软质管道培养光合细菌光利用率高、造价便宜、容易建设,且软质管道占用空间小,悬挂结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光合细菌培养占用空间大、光照利用率低、操作易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是使用呈“W”型回折悬挂的连续透明软质管道作为光合细菌培养器,所述连续透明软质管道的两个端口均通过法兰安装控制阀门,分别作为进料口和出料口,从所述进料口连续注入菌种和营养液,即可从所述出料口连续放出培养液出成品,以此实现光合细菌连续培养生产。
连续透明软质管道直径10-30厘米、长度大于8米,上下回折悬挂于支撑框架的数排悬挂梁上;所述连续透明软质管道和悬挂梁之间加垫通流器,用于通流所述连续透明软质管道内部液体。通流器是半圆弧型式,底面光滑卡置在所述悬挂梁上,顶面有数条平行凹槽,所述凹槽处的连续透明软质管道内部可形成空隙,给培养液提供通流空间。
支撑框架是稳固立方体型式的钢结构框架,顶端架设数条平行钢梁作为悬挂所述连续透明软质管道的悬挂梁。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有以下优点。
1、培养时连续培养,入口处加液,出口处放出成品液,形成一边加液一边出液的连续培养模式,实现光合细菌连续培养生产。
2、“W”形悬挂,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空间,同时不影响光照利用率。
3、此种装置使用连续软管,不需截断,减少污染物从断口进入的可能。
4、采用钢管和软管构造,结实耐用,构造简单,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通流器剖面图。
图中:
1. 支撑框架 2.悬挂梁 3.通流器 4.连续透明软质管道 5.进料口
6.出料口 31.凹槽 32.软管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指一种光合细菌悬挂式连续管道培养装置,由由连续透明软质管道 4和支撑框架1组成,框架平面尺寸150*180cm,高度200cm。框架上部顶部有6根悬挂梁2用于悬挂,每根悬挂梁间隔60cm,连续透明软质管道 4呈“W”形悬挂,连续透明软质管道 4与悬挂梁2接触处加垫通流器3。
使用时,将连续透明软质管道4在悬挂梁2和通流器3上穿过,自然下垂,然后向上继续穿过第二条悬挂梁2,依次进行,总体呈“W”型回折悬挂。连续透明软质管道的两个端口均通过法兰安装控制阀门,分别作为进料口5和出料口6,从进料口5连续注入菌种和营养液,通流器凹槽31上的透明软质管道形成的空隙32可以使发酵液流通,培养的成品菌液即可从出料口6连续放出,实现了一边加液一边出液的连续培养模式,以此实现光合细菌连续培养生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