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化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902.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谢文哲;王正平;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C08F292/00;C09D15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 纳米 sio sub 羟基 丙烯酸酯 有机 分散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将纳米SiO2引入到丙烯酸(酯)树脂体系中的一种酯化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SiO2的引入可有效提高有机聚合物树脂涂膜的硬度、耐刮伤性,同时可保持涂膜的透明性。目前主要采用粉体纳米SiO2改性聚合物树脂的方法,虽然通过有机硅烷偶联剂处理粉体纳米SiO2表面,粉体纳米SiO2无法避免化学和物理的团聚,使用时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级均匀分散,因而纳米效应和功能难以充分显现。
传统使用的“纳米SiO2”或是粉体、或是水分散形式的“硅溶胶”。粉体形式的“纳米SiO2”为在树脂体系中分散带来使用的不便,重要的是即使对其表面进行有机化改性(如有机硅改性),增加其与有机体系的相容性,也很难将粉体的“纳米SiO2”以“纳米尺度”分散在聚合物体系中,产生储存稳定性差的实际问题。而水分散形式的溶胶型“纳米SiO2”,对环境pH要求严格(pH8以上稳定),同时表面无法实现“疏水”改性,导致溶胶型的“纳米SiO2”在高分子聚合物体系(涂料、树脂)中难以得到应用。
表面酯化改性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规避了上述二类“纳米SiO2”的弊端,具有对pH范围宽、良好的油溶性,作为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原料的一种,使“纳米SiO2”以化学键键合的形式引入到丙烯酸树脂链段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电镀与装饰》的2012年第9期,“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张佼如等报道了以改性硅溶胶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原位聚合,采用单体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一种方法;《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高SiO2含量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的方法”,陈师等报道了一种高SiO2含量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的方法;《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第10期,“乙二醇纳米硅溶胶的制备及应用”,任之君、陈姚等报道了一种纳米SiO2乙二醇有机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在电解液中的应用。
对于表面酯化改性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目前并没有其结构、制备工艺及应用方面的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酯化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以硅酸钠为原料,以水的溶剂,以羟基丙烯酸酯为酯化剂,通过溶解、过滤、酸化、酯化脱水、过滤除盐的工艺,得到表面酯化改性纳米SiO2羟基丙烯酸酯有机分散液。
为确保硅酸钠的易溶性,硅酸钠的模数为1.5~2.5,优选2。
硅酸钠与水配制硅酸钠水溶液时,硅酸钠与水质量比为1:4~1:8,优选1:6。当硅酸钠与水质量比小于1:4时,流体的粘度过大,导致过滤、除盐等过程无法进行;当硅酸钠与水质量比大于1:8时,流体中的有效成分-硅酸钠含量太低,生产效率低下,收率低下,产物随分离过程流失严重。
硅酸钠水溶液进行酸化处理时,所用酸化剂为盐酸;硅酸钠水溶液与盐酸生成的盐(氯化钠)容易分离,工艺易于实现,而其它酸,如磷酸、硝酸等,中和生成的磷酸盐、硝酸盐,难以从体系过滤分离。酸化pH为2~4,纳米SiO2酯化物在pH为2~4范围内稳定,超出该范围,制备易出现水解物而产生沉淀,优选酸化pH为3。盐酸的浓度为10%~20%,优选15%;在酸化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大,易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局部pH过低,产物不稳定而水解沉淀;而盐酸的浓度过低,酸化过程带进大量的水,易导致反应体系的产物浓度过低,生产效率低下,收率低下。
所述酯化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酯化剂的用量为固体硅酸钠质量的2.0~5.0倍,在此范围内,体系的流动性比较适宜,优选3.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墨斗
- 下一篇:一种存放带杆接地线工具柜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