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0562.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二兵;夏建桥;王科锋;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康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6 | 分类号: | B60P7/16;B60P7/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震动和冲击敏感的设备、仪器运输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精度精密仪器、设备等物流需求越来越多,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敏感度很高,在物流过程中容易由于过大的振动造成设备及货物的损坏。因此此类精密仪器、测试仪器、加工设备、医疗设备等高技术精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减震措施。
我国目前绝大部分货运车辆采用的是普通钢板减震悬架,强度大,承载性强但减震效果一般,难以满足精密仪器运输重力加速度控制在3G以内的严格要求,同时我国3、4级城市的道路条件较差,进一步加剧了目前我国精密设备及医疗设备的减震运输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震和抗冲击的车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车厢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厢包括体厢、防翻减震拉绳和底部减震器,所述防翻减震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厢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待运输设备上;所述底部减震器固定在厢体的底板上,待运输设备搁置在所述底部减震器上。
本发明车厢,适用于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运输,通过车厢底板上的底部减震器减震、隔震和厢体上部防翻减震拉绳减震、隔震的共同组合,简单快捷地实现仪器设备的减震、隔震,满足仪器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复杂路况,达到对所运输精密仪器设备的防震和抗冲击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车厢可以使我国载重汽车用于承载对减震要求更高的货物,可以使我国减震运输的能力提高。由于本发明车厢的总制造成本将大大低于空气悬架车厢,使精密仪器与设备的运输成本有较大的降低,从而降低相关产品的总成本,提高竞争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厢包括刚性平台,所述刚性平台位于所述底部减震器和待运输设备之间。当运输本身底部不带有刚性底座的精密仪器、设备时,使放置在刚性平台上的精密仪器、设备震动有效地降低,提供对货物的震动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厢防翻减震拉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车厢包括厢体1、防翻减震拉绳2和底部减震器3,防翻减震拉绳2一端与厢体壁板连接,另一端与待运输设备5连接;底部减震器固定在厢体的底板上,根据设备本身的体积和质量属性,按照此种组合的运输固定方式,底部减震器3首选Z型减震器,底部减震器也可以换成其他类型的减震器。
作为优选,本发明车厢,包括刚性平台4,刚性平台4位于所述底部减震器和待运输设备之间,刚性平台4只为操作与固定分离方便之用,仪器本身底部带有刚性底座时可以省去。
如图2所示,本发明车厢的防翻减震拉绳包括缓冲元件7和/或调节机构6,缓冲元件7包括矩形模具弹簧,防翻拉绳的弹性元件也可以选用其他不同系列的规格。
普通汽车车厢由于震动较大,因此对道路的冲击力也较大,当使用本发明车厢运输时,厢体内的设施在减少了货物震动的同时,同样减少了对车厢的冲击力,从而使车辆对道路的沖击力同步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道路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康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康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进水自动开锁开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充电式电动车制动能量的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