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域覆盖场景下的灵活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9829.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宋梅;陶雄强;王莉;滕颖蕾;魏翼飞;鲍叙言;张雅君;程刚;封龙;韩滢;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域 覆盖 场景 灵活 组网 方法 | ||
1.一种广域覆盖场景下的灵活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全网拓扑划分覆盖域,依据覆盖域的实际组网面积以及基站的覆盖半径选择架设基站的数量和位置,将覆盖域划分为蜂窝小区结构;
B、根据相邻小区之间的所处覆盖域、光纤资源、QoS需求,灵活选择小区间组网方式;
C、根据小区内业务的密集程度,在小区内划分热点扇区,对热点扇区分簇,在每个簇的几何中心部署静态中继;
D、基于以上小区内分簇结构,对热点扇区和非热点扇区分别进行频率规划;
E、对孤立小区边缘的热点区域作延展覆盖;
所述孤立小区是指小区边缘不存在相邻小区紧密组网的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A1、依据全网拓扑划分覆盖域;结合业务热点分布区域、地貌特征以及信号的绕射情况,划分高隔离度的组网覆盖域;
A2、判断单基站覆盖是否满足覆盖域的实际组网需求:若覆盖域直径小于基站的覆盖直径,则采用单基站组网形式;反之,执行步骤A3;
A3、采用传统蜂窝组网形式均匀架设基站,架设基站的数量为:其中NBS表示架设基站的数量,S覆盖域表示步骤A1中划分的覆盖域的面积,r基站表示基站的覆盖半径,[]表示向上取整;
上述步骤中,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为一个小区;
所述覆盖域直径是指覆盖域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所述单基站组网中,选择在最大限度覆盖用户节点密集区的位置架设基站,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拉远模块之间采用光纤拉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小区间组网主要是通过执行以下步骤实现的:
B1、若相邻小区处于相同覆盖域,采用背靠背中继设备实现小区间紧密组网;否则,转至B2;
B2、若小区间存在光纤资源,采用RRU级联的方式实现小区间延展覆盖;否则,转至B3;
B3、若小区间通信量较大且需要QoS保障,增设基站,实现多相邻小区级联构成多跳中继;否则,转至B4;
B4、采用较大带宽和发送功率的中继设备实现小区间数据回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对小区内热点扇区进行分簇主要是通过执行以下步骤实现的:
C1、基站初始化阶段动态统计小区内在线用户数量,确定业务热点扇区;
C2、锁定热点扇区后,利用基站在径向方向发射不同功率半径的广播信号将扇区划分成多个虚拟扇形环;
C3、根据中继的覆盖面积,将各级扇形环分成面积相等的簇,在每个簇的几何中心位置部署一个中继;
C4、中继部署完成后,基于软频率复用将小区划分为小区内部和边缘两个区域,位于小区边缘的中继可对簇内数据作汇聚融合,回传至相邻簇头,不直接与基站通信;位于小区内部的中继除了负责簇内节点的通信,同时与基站直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具体是通过执行以下步骤实现的:
C11、利用天线对小区做360度全向扫描,动态统计小区内用户数量;
C12、利用数据拟合出在线用户随扫描弧度的变化曲线,微分导出变化率曲线;
C13、以变化率阈值为截距,变化率超出阈值的弧度范围确定为热点扇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各级扇形环所需部署中继的数量为:
其中,Nm为第m级扇形环所需部署的中继数量,1≤m≤Y,X为小区半径,Y为热点扇区所分的扇形环的总级数,r中继为中继的覆盖半径,θ为热点扇区的弧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节点设备
- 下一篇:移动应用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