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组合型传压密封介质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7139.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柳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文明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组合 型传压 密封 介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组合型传压密封介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压密封介质是超硬材料研究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材料,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超高压高温下传递压力和密封、绝缘、隔热。如果没有具备这些功能的材料,超硬材料的生产和研究将无法进行。我国是世界人造金刚石生产的超级大国,年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00亿克拉(克拉-宝石的重量单位,1克拉等于1/5克)。超硬材料在我国广泛应用:机械加工、建材、陶瓷、高铁、城建、道路、地质找矿、石油勘查与开采、军工、高科技研究,乃至医学等等方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兴材料,它的用途广泛,而且在不断的延伸。自60年代至今,我国超硬材料生产和研究都采用北京门头沟出产的叶蜡石,50年来不断开采,储蓄已近枯竭。如果找不到新矿源,又没有研究出替代品,不要多长时间,我国超硬材料的生产和研究将面临严重困难。本发明则制取传压--密封介质合成试验与北京门头沟产叶蜡石进行合成比较,使用的压力低3--5%,加热功率低10-12%,金刚石生长均匀稳定,证明采用优化组合型和精细加工所获得的传压--密封介质完全可以替代天然叶腊石,其矿源丰富,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且储量多可选性大,制成后价格比北京门头沟出产的叶腊石低50%。另外,国际上超硬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多采用两面顶液压机,它对传压--密封介质的使用和要求跟我国使用的六面顶液压机完全不一样,他们无需要求传压--密封介质同时具备传压密封的功能,美国,日本等大多数使用南非产品,经1000℃的高温处理才用。南非出产的灰色叶腊石,用于我国的设备就不太理想,另外,国外目前也有部分六面顶液压机,过去也是购买我国叶蜡石,我国叶蜡石质量变差后,他们也在研究替代品,但尚未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用多种类似叶蜡石的硅铝矿作为原料进行优化组合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人工合成新型传压密封介质的制作方法。
它是这样实现的:它是指选用多种不能单独使用于超硬材料生产的类似叶蜡石的硅铝矿作为原料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人工合成新型传压密封介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在自然界中一些矿物成份分析类似叶蜡石的硅铝矿,这些硅铝矿用来源产地不同来区分,主要成分参见说明书附图图2,根据各矿源的分析结果按参组比例计算各种元素的含量值进行优化组合;每一组采用的各地硅铝矿石按种类分重量配比都是平均值,然后将组合好的矿石进行粉碎,混匀后再次取样检验分析,分析出来的结果,一是应该与说明书附图图1优选组合表中的计算数值对应,二是与说明书附图图3叶蜡石成分表对比,成份数值与叶蜡石成分表相接近,灼减率误差在1.5%范围内,即可进入下一个环节;接下来将粉碎后的矿料按重量百分比添加5-6%的颗粒大小为60目的云母和0.8-1%的蛭石,再使用锥式和柜式混料机进行匀化;匀化后再按总重量百分比添加5%的聚乙烯醇溶液,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好后再使用制粒机进行制粒;最后,经250度高温烘烤破碎再筛分出需要的各种粒度的原料,装袋入库,即完成整个生产加工流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生产的传压密封介质成功地替代了传统的天然叶蜡石,延续了超硬材料生产和科研的工作;(2)采用的普通矿源分布广,节约了珍贵的矿产资源也保护了环境;(3)传压密封介质选用多种普通矿源又添加多种功能材料,通过相互弥补提升了材料的性能,使用效果优于单一矿石。
附图说明
图1:优选组合成份表; 图2:原矿物成份表;
图3:叶蜡石成份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优化组合型传压密封介质的制作方法,首先,从说明书附图2中选择硅铝矿1+2+3+4+5+6,按重量配比取平均值即各占16.67%进行优化组合,得到说明书附图1中第一组选项的数值:其中灼减率为6.6%,与说明书附图3中叶蜡石的灼减率比较,误差在1.5%以内,属允许的误差范围;然后将粉碎后的矿料按重量百分比添加6%的颗粒大小为60目的云母和0.9%的蛭石,再使用锥式和柜式混料机进行匀化;匀化后再按总重量百分比添加5%的聚乙烯醇溶液,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好后再使用制粒机进行制粒;最后,经250度高温烘烤破碎再筛分出需要的各种粒度的原料,装袋入库,即完成整个生产加工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文明,未经柳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