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882.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权;梁挺新;黄卫国;刘振华;袁紫运;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自动 接合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拉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推拉箱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双油缸驱动推拉爪方式,其中短行程油缸实现推拉爪转动动作,长行程油缸实现推拉爪水平移动动作,这种模式不仅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使设备操作复杂,给拉臂车的拉箱过程带来难度。二是采用单油缸驱动,通过在推拉爪上设置双作用圆轴,使圆轴沿着特定的轨道运动,从而实现转动和移动两个动作,这种模式对整个机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且圆轴及其运动轨道以线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滑动,接触面容易磨损从而降低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周期。
针对上述情况,对现有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尚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具有提高接合分离效率,增加使用寿命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包括:推拉钩、油缸、固定座和连接轴,其中:还包括导向限位机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的一端与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限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推拉钩右端钩的下半部分铰接,所述推拉钩右端钩的上半部分与油缸活塞杆铰接,所述油缸缸体尾部与固定座上端铰接。
所述导向限位机构由固定导向筒、耐磨调整片和活动导向柱组成;所述活动导向柱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导向筒内;所述活动导向柱和固定导向筒之间用耐磨调整片填充。
所述固定导向筒的尾端与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导向柱的一端与推拉钩右端钩的下半部分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耐磨调整片和固定导向筒之间采用面接触方式。
优选的是,所述耐磨调整片的材质是高分子耐磨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推拉钩为U型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铰接为通过连接轴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油缸活塞杆能带动推拉钩做旋转运动以及所述油缸活塞杆通过推拉钩能驱动导向限位机构的活动导向柱作水平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点和特点:
1、本发明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只用一个油缸就可实现推拉钩与箱体的接合和分离两种效果,不仅经济性好,而且安装简单,易于拆装。
2、本发明进一步优点是使用耐磨调整片和固定导向筒之间采用面接触方式,配合磨损小,而且耐磨调整片一旦磨损,更换方便,机构整体寿命长。
3、本发明再一步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以装配于多种设备上,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机构结构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机构起始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机构勾箱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机构勾箱到位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机构推箱状态示意图;
其中:1、箱体;2、推拉钩;3、活塞杆;4、油缸;5、导向限位机构;6、缸体;7、固定座;8、固定导向筒;9、耐磨调整片;10、活动导向柱;11、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箱体自动接合分离机构,包括:推拉钩2、油缸4、固定座7和连接轴11,其中:还包括导向限位机构5,所述导向限位机构5的一端与固定座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限位机构5的另一端与推拉钩2右端钩的下半部分铰接,所述推拉钩2右端钩的上半部分与油缸4活塞杆3铰接,所述油缸4缸体6尾部与固定座7上端铰接。
所述导向限位机构由固定导向筒8、耐磨调整片9和活动导向柱10组成;所述活动导向柱10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导向筒8内;所述活动导向柱10和固定导向筒8之间用耐磨调整片9填充。
所述固定导向筒的尾端与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导向柱的一端与推拉钩右端钩的下半部分铰接。
所述耐磨调整片9和固定导向筒8之间采用面接触方式。
所述耐磨调整片9的材质是高分子耐磨材料。
所述推拉钩2为U型结构。
所述铰接为通过连接轴铰接。
所述油缸4活塞杆3能带动推拉钩2做旋转运动以及所述油缸4活塞杆3通过推拉钩2能驱动导向限位机构5的活动导向柱10作水平运动。
实施例2: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