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非晶态金属宽带生产的冷却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136.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密;郭茜;邬震泰;姜银珠;罗伟;王新华;樊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省东阳市腾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晶态 金属 宽带 生产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及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非晶态金属宽带生产的冷却辊装置。
技术背景
非晶合金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热门且极具战略性意义的新型材料之一。目前工业生产上多采用单辊旋转喷注法来制备非晶带材。单辊法制备非晶薄带的过程具体陈述如下:母合金在增祸内加热熔化,达到一定过热度Tm+△T(Tm为金属熔点,△T为过热度)后充入氢气或氮气,当喷嘴压力大于狭缝对熔融合金的表面张力时,熔融金属就通过喷嘴喷出,经与辊面之间的间隙,到达快速旋转的辊面形成熔潭,熔融金属熔潭被高速旋转的辊轮拖拽形成金属薄带,热量经辊套被流动的冷却水带走,薄带在辊面上迅速冷却,并借助离心力的作用被抛出辊面,拖拽、冷却连续进行直至钳锅内的熔融金属流完。
由此可知,该生产工艺对冷却辊面温度要求严格,因为辊面与熔融金属直接接触,决定着金属的冷却速度和成型质量。一般情况下,当熔融金属凝固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及时由冷却辊套外表面传至内表面而后被冷却水带走,将会导致辊套表面温度升高,金属液的冷却速度下降,最终得不到非晶组织;此外,由于冷却辊套中心区域和边界区域的传热条件不一样(边界传热优于中心区域),使得辊套表面温度沿带宽方向的分布不均匀(温度在中心点最高,并沿两侧逐步下降形成温度梯度),继而相应地导致薄带由于冷却不均匀而产生一系列工艺性缺陷。
因此,优化冷却辊结构,调整工艺参数,将冷却辊温度场控制在一定温度值及一定的温度梯度之内,对获得高质量非晶态合金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非晶带生产用冷却辊水道的结构设计目的多在于如何提高冷却辊的冷却能力,由此在 “环形水道”的基础上发展出多种不同散热效率的冷却水道——“密排水槽形冷却水道”、“密排水孔形冷却水道”以及“螺旋形水道”。中国专利CN 102133619 A虽然意识到了铜辊的冷却不均问题,但是通过改变水道的流向,即中间进水两边出水来改善的。它认为造成冷却不均的原因在于冷却水的温升,若先冷却铜辊中部再冷却边界则会防止铜辊的冷却不均问题。这其实没有抓住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冷却水的温升并不会导致辊套下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有明显的差异,温升的幅度也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流量来缩小。此外,该专利提到的双螺旋结构和复杂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也增大了其工艺加工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非晶态金属宽带生产的冷却辊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冷却辊的冷却通道结构,使得辊套在与非晶带材接触的区域内达到温度均匀化,从而改善非晶宽带制品由于冷却不均匀而产生两边翘曲甚至中间区域组织晶化的缺陷。
优化非晶态金属宽带生产的冷却辊装置主要包括:辊基体、辊套、第一盖板、主轴和第二盖板,主轴上设有辊基体,辊基体外圆侧设有辊套,辊基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为对称结构,并且通过辊套相连,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外周边设有与辊套相配合的凸环,辊基体外圆中心区域设有环形凸台,辊套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辊基体外圆面共同围成阶梯状环形等间距冷却水流动通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与辊基体两侧边分别形成左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和右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辊基体两侧的主轴中空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辊基体两侧的主轴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流动孔道和出水流动孔道,进水口、进水流动孔道、左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阶梯状环形等间距冷却水流动通道、右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出水流动孔道、出水口顺次相连。
所述的第一盖板凸环端面和第二盖板凸环端面之间的间隔L为待加工非晶带材宽度W的65%-75%。所述的第一盖板凸环和第二盖板凸环的厚度D为15mm~30mm。
本发明仅仅通过改变盖板和辊基体的局部结构形成阶梯状环形冷却通道,很好地解决了辊套在与带材接触区域内轴向温度分布差异大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仍然采用一端进水一端出水的冷却系统,无需耗费物力重新改装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优化非晶态金属宽带生产的冷却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辊基体1、辊套2、第一盖板3、主轴4、进水口5、出水口6、第二盖板7、左侧流动孔道8、左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9、阶梯状环形流动通道10、右径向冷却水流动通道11、右侧流动孔道12、待加工非晶带材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省东阳市腾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浙江省东阳市腾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体
- 下一篇:风电场超级电容储能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