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785.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龟冈亮;柏木仁;萩原昭生;佐野永;加藤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机械株式会社;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用连接器,特别是,涉及非常适于将成形配线板和螺线管电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配置于汽车的变速器内部的电气零件之间通常使用电线由连接器连接。但是,在近年来的汽车的变速器中,配置的电气零件的数量增加,伴随于此,具有成本增加的倾向。
另一方面,降低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虽然尝试通过将零件单价降低化等来抑制整体价格的上升,但也尝试代替电线而使用将形成有所希望的电路的金属配线固定于塑料模具的成形配线板来改善组装性,将作业成本降低化,从而抑制成本的上升。
通常,在连接器中,为了可靠地进行电连接而需要锁止机构,但在与成形配线板连接时,不同于与电线连接的情况,由于成形配线板的形态上的特质而难以直接使用现有的锁止机构。
即,在图1所示那样的主要用于与电线17连接的现有的连接器19中,由于在与螺线管等嵌合的端面14相反侧的端面15的周围较大地存在有可使用的空间,故而能够利用该空间配置锁止弹簧16,但是在代替电线17而使用成形配线板的情况下,由于成形配线板占据了该空间,故而难以确保用于配置锁止弹簧16的空间,难以将现有的电线类型的连接器直接用于与成形配线板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与在汽车的变速器内等多用于将成形配线板和螺线管电连接的中继连接器相关的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成功地开发出在与用于使锁止弹簧延伸的空间匮乏的成形配线板连接时,也能够充分确保锁止弹簧的弹性,能够可靠地固定成形配线板的紧凑型的中继连接器,并作为本发明而提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中继用连接器,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软质合成树脂制的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具有开口部,通过使在主体内设置的端子和外部的电气零件的端子接触而将一对电气零件彼此电连接,其中,在主体上部一体地设有带状的锁止弹簧,并且在该锁止弹簧的上面形成有止挡用凸部,所述锁止弹簧形成如下的大致T形的平面形状,即,在主体的上面上方,从一端面向上方立起后,以从主体上面浮起的状态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在长度方向中央附近左右分支并向斜下方弯曲而到达主体侧面。
本发明的中继用连接器显然也能够用于经由电线的电气零件彼此的连接,但在用于螺线管和成形配线板的电连接的情况下,一边由手指或夹具等将形成于主体上方的锁止弹簧向下方压入,一边如图3及图5所示地将主体的脚部立起侧的端面插入螺线管的连接用凹挖部而将止挡用凸部嵌入卡合用通孔,将主体和螺线管结合,并且将另一端面从形成于成形配线板的规定部位的通孔插入其内部而与成形配线板卡合,如图5及图6所示那样地进行螺线管和成形配线板的电连接。
此时,在该中继用连接器中,由于锁止弹簧向左右延伸,故而在将主体插入成形配线板时,锁止弹簧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可靠地保持主体与螺线管的锁止。另外,锁止弹簧虽然其长度较短,但由于保持了足够的弹性,故而能够实现连接器主体的小型化并将电气零件高密度地组装到汽车的变速器中。
另外,能够不使零件数量增加而满足锁止功能,即使受到螺线管动作时的移动能量的影响也不破坏电连接,能够充分地确保连接可靠性。
另外,显然也能够用于经由电线的连接,并且不仅能够用于汽车的变速器中的电气零件的连接,而且能够用于除此之外的多种设备内的电气零件的连接,具有优越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中继用连接器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继用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要将图2所示的中继用连接器与螺线管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将图2所示的中继用连接器连接于螺线管及成形配线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的中继用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的标记1为中继用连接器的主体,将具有绝缘性的软质合成树脂作为原料并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观,从其长度方向两端沿轴芯形成有中空体部2,在该中空体部2中与轴芯平行地配置连接用端子,通过与分别形成于螺线管4以及成形配线板5的连接用凹挖部6内的连接用端子7相结合,将螺线管4和成形配线板5电连接。
另外,上述构成通常为连接用连接器,不是什么新的技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机械株式会社;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联合机械株式会社;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