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612.X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治;王新武;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4 | 分类号: | B32B37/14;D0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
由于玻璃纤维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有利于提高电工产品的绝缘等级,延长使用寿命,能满足电工产品的特殊要求,因此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已成为覆铜板工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玻纤制品在电绝缘领域用量最多的一个产品,也是目前玻纤纺织品中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产品,它最终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
我国大陆因电子工业起步较晚,所以玻纤工业对7628布的开发亦较迟。1984年玻璃纤维基覆铜板总产量为5000—5500吨,主要板材原度规格为0.5—5mm,板宽1米、耗用玻璃纤维布3000—3400吨。
近十年来,我国的电子、电器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据中国印刷电路行业协会2005年最新调查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覆铜板总产量已超过1.5亿张,其中玻纤基板为1.2亿张,对体质高档电子级玻纤布的需求量达到8亿平方米,国内的缺口还很大,为此国家只能每年通过进口加以解决花费了大量的宝贵外汇。
普通工艺简单粗糙,所制备的玻璃纤维布质量差,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步骤为:
制造坯布:将若干根玻璃纤维原纱通过一次排梳整经工艺,然后用整浆机整好经轴;
并轴:经纱与纬纱相互混合,合并后经过片纱放入浆槽浸浆,将出浆槽后的湿浆纱分绞进入热烘干区烘干至含水率≤10%,并轴织成坯布;
第一次热清洗: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浆料等有机物从8%烧至0.5~1.6%;
第二次热清洗:将玻璃纤维布放入闷炉进行第二次热清洗;
风干:将第二次热清洗退浆后的玻璃纤维白坯布放置于阴凉处一至两天。
表面处理:将风干后的玻璃纤维白坯布在表面处理机上涂覆硅烷偶联剂,经烘干、切边并在线检测成分,按等级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玻璃纤维布具有耐高温的优异性能,具有良好的烧蚀性能,电工产品的绝缘等级得以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步骤为:
(1)制造坯布:将若干根玻璃纤维原纱通过一次排梳整经工艺,然后用整浆机整好经轴;
(2)并轴:经纱与纬纱相互混合,合并后经过片纱放入浆槽浸浆,将出浆槽后的湿浆纱分绞进入热烘干区烘干至含水率≤10%,并轴织成坯布;
(3)第一次热清洗: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浆料等有机物从8%烧至0.5~1.6%;
(4)第二次热清洗:将玻璃纤维布放入闷炉进行第二次热清洗;
将上述步骤(4)中第二次热清洗退浆后的玻璃纤维白坯布放置于阴凉处一至两天,进行风干。
将风干后的玻璃纤维白坯布在表面处理机上涂覆硅烷偶联剂,经烘干、切边并在线检测成分,按等级包装入库。
经对比按照此制备方法所生产的玻璃纤维布的质量远高于一般制作工艺方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