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000.0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林;万春玲;孙丽雅;杨景雷;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7/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刘真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生物 标志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0.7%[1]。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尽管一些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得以康复,但大多数会经历长期反复发作,因此精神分裂症不仅是个人的疾病,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对其家庭、卫生保健系统和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明显的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详细病史与精神症状,再参考其发病年龄、病期、病程等来做综合判断,因此总体上是一个依赖于医生主观经验的过程,诊断结果常常因人而异。为了使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更加客观化,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度,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找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生物标志物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生物标志物的化学本质可以是DNA、RNA、蛋白或代谢物,一般从体液获得。将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辅助当前诊断中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减少错/误诊率并有助于指导用药和康复过程。
因此,本领域急需可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该标志物应该可靠,还应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靠、灵敏和特异地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利用所述生物标志物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选自下组中至少一种物质的用途,所述物质用于制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检测试剂或检测试剂盒:
a)3-羟基丁酸或其类似物;
b)甘油酸或其类似物;和
c)半胱氨酸或其类似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中任意两种的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的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3-羟基丁酸、甘油酸和半胱氨酸的组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试剂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物质的试剂、或包含所述试剂的芯片或阵列。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
(1)检测选自下组中至少一种物质的血清含量的检测试剂;和
(2)描述利用(1)所述检测试剂检测选自下组中至少一种物质的血清含量的使用方法的使用说明书;
所述物质是:
a)3-羟基丁酸或其类似物;
b)甘油酸或其类似物;和
c)半胱氨酸或其类似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中任意两种的组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的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3-羟基丁酸、甘油酸和半胱氨酸的组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试剂是用于检测所述物质的试剂、或包含所述试剂的芯片或阵列。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或阵列,所述芯片或阵列上具有检测选自下组中至少一种物质的检测试剂:
a)3-羟基丁酸或其类似物;
b)甘油酸或其类似物;和
c)半胱氨酸或其类似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中任意两种的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a)、b)和c)的组合。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是3-羟基丁酸、甘油酸和半胱氨酸的组合。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试剂是用于检测所述物质的试剂、或包含所述试剂的芯片或阵列。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选自下组中至少一种物质的血清含量是否改变:
a)3-羟基丁酸或其类似物;
b)甘油酸或其类似物;和
c)半胱氨酸或其类似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