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屏蔽隔振结构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1377.2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荣;魏建华;李晓勇;海明雷;赵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屏蔽 结构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屏蔽隔振结构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建的城镇中居民小区周边往往存在大型加工厂房。厂房内大型加工设备运转时,不仅会对周边小区产生噪声污染,其产生的低频振动波还可能对周边建筑物产生振动影响。如加工设备的运转频率与建筑物的自振频率较接近,加工设备运转时,二者易产生“类共振”现象,导致建筑物内的居民会有明显的振感,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抗振动干扰问题一直是振动方面的热点问题,工程上常采用垂直于地表的填充沟来屏蔽被保护建筑物,达到隔振目的。采用填充沟隔振时,需根据实际振动波频率、波长确定宽度、长度、深度及填充材料等。传统的填充沟具有以下缺陷:1、受土体自身稳定性影响,一般填充沟设置深度较浅。2、对于频率较低、波长较长的振动波,填充沟深度较浅,振动波绕过填充沟后继续传播,导致隔振效果不明显。3、对于宽度较宽、深度较深的填充沟,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屏蔽隔振结构的形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交错布置的隔振孔、设置于隔振孔之中的中空柱体以及填充材料构成隔振结构,其中交错布置的隔振孔可有效拦截振动波,中空柱体起到的支承效果能使隔振孔深度明显增大,从而实现对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振动波的隔振;此外中空柱体内部填充有填充材料,且中空柱体与隔振孔之间亦设置有填充材料,以通过不同材料界面之间的波长传递差异,减少振动透射的能量,从而提高隔振效果。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地下屏蔽隔振结构的形成方法,用于建筑物与振源之间的隔振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建筑物与所述振源之间设置至少两排隔振孔,所述隔振孔的孔深与所述振源所产生的振动波的频率相匹配,且所述隔振孔位置间隔设置;
在所述隔振孔之内的设置中空柱体;
在所述隔振孔内灌入填充材料。
所述方法在所述被保护建筑物与所述振源之间设置至少二排隔振孔,排与排之间的隔振孔呈交错队列状排布。
位于同一队列中相邻的所述隔振孔孔外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隔振孔直径。
所述的呈交错队列状排布指的是:所述隔振孔呈梅花桩式排布。
所述建筑物与所述振源之间设置有若干排所述隔振孔,所述隔振孔的排数与所述振源所产生的振动波的强度对应。
在所述隔振孔之内的设置中空柱体是将波纹管插入至所述隔振孔之内;将所述填充材料灌入,直至所述填充材料从所述波纹管及其与所述隔振孔之间的间隙中溢满为止。
所述填充材料为膨润土泥浆。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多排隔振孔内插波纹管填充膨润土泥浆的隔振结构,单个圆形隔振孔自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有效增加成孔深度。多排隔振孔交错布置,整体形成隔振结构,可有效增加隔振结构的深度。隔振孔内插波纹管并填充膨润土泥浆,一方面保证隔振孔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材料界面之间的差异,减少振动波透射的能量,从而提高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隔振孔内外地表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振动测试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1-9标记分别为:第一排隔振孔1、第二排隔振孔2、波纹管3、膨润土泥浆4、隔振孔5、隔振孔6、隔振孔7、隔振孔8、隔振孔9。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隔振结构的形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2所示,采用跳打的方法施工第一排隔振孔1,即第一排隔振孔1之间均以一定距离间隔设置,其间隔距离可根据振源所产生的振动波长、频率进行相应选择,跳打的方法指的即是按第一排隔振孔1的延伸方向,以隔振孔之间间隔距离的整数倍作为间隔完成隔振孔的成型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铲运机带负载敏感变量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排水型停车场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