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0118.8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业;陈明;刘远国;张苗;孙新占;赵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橡胶 用电 整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
背景技术
为满足船舶电力系统功能需求,通常采用电缆束的形式进行设备之间电能的传输,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发电机组是船舶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船舶振动噪声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发电机组通过电力电缆激励能引起船体结构产生明显振动。
目前对发电机组电缆普遍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即将电力电缆通过刚性支吊架固定在船体结构上。当电力电缆通过刚性支吊架固定在船体结构上时,发电机组等机械的振动能量必然通过电缆传递到船体结构上,并引起船体结构振动和声辐射。因此,传统电力电缆固定方式无法隔离发电机组等机械振动向船体结构的传递。
为了降低船用发电机组等设备的振动经电力电缆向船体结构的传递,需要一种隔振效果明显、制造工艺和安装简单、性能可适应复杂船舶环境的电力电缆整体隔振支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用于抑制发电机组等大型转动机械的振动经电力电缆向船体结构传递。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包括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金属框架底板、橡胶弹性元件A、橡胶弹性元件B、紧固件、调整垫片和隔振器;
上述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金属框架与金属框架底板通过紧固件固定;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位于金属框架与金属框架底板的连接部位之间;金属框架与金属框架底板相对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电缆的空间;橡胶弹性元件A和橡胶弹性元件B分别硫化固定在金属框架与金属框架底板的相对面上,隔振器固定于金属框架底板下表面的凸柱上,调整垫片固定于隔振器与凸柱之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通过将电力电缆放置于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及金属框架底板所形成的两端敞开的金属结构架,并通过金属结构架内的橡胶弹性元件和金属结构架下方的隔振器达到双重隔振的目的;本发明隔振支架结构合理、工艺难度小、安装方式简单、隔振效果显著,适应于船用复杂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实物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中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对电力电缆采用整体隔振支架是抑制设备经电力电缆激励船体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整体隔振支架的弹性元件隔离电缆向船体结构传递的振动能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硫化橡胶的船用电缆整体隔振支架,主要包括:金属框架1、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2、金属框架底板3、橡胶弹性元件A4、橡胶弹性元件B5、紧固件6~8、调整垫片9和隔振器10。
上述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底板3通过紧固件固定;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2位于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底板3的连接部位之间;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底板3相对面之间的区域为安装电缆的空间;橡胶弹性元件A4和橡胶弹性元件B5分别硫化固定在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底板3的相对面上,隔振器10固定于金属框架底板3下表面的凸柱上,调整垫片9固定于隔振器10与凸柱之间。
由于电力电缆的外形尺寸可能存在差异,为了使本发明隔振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力电缆,且确保橡胶弹性元件的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通过调整金属框架内部调整垫片2厚度,从而达到调整金属框架1和金属框架底板3之间形成空间高度的目的,保证本发明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缆。
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金属框架底板3的长度方向与电缆轴线垂直,本发明通过调节调整垫片9来保证该垂直。
本发明金属框架1和金属框架底板3组成的金属结构架,其技术参数需要根据电力电缆束的外形尺寸、橡胶弹性元件外形尺寸等来确定。本发明金属框架材料为45号钢,在对其表面处理、表面喷铁丸、表面涂胶桨等工序后,以硫化压制方式将成型橡胶弹性元件固定其内侧,并在表面喷涂氯磺化聚乙烯。上述措施可以增强金属框架和橡胶弹性元件防油、防腐和防老化性能,满足船用使用环境要求。本发明金属框架可以采用矩形结构或Ω形结构的金属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