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4366.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安装 支架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加工对象处于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为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夹牢。
对于汽车制造领域来说,为确保需要装配或焊接的钣金加工件位置相对固定,则经常需要使用夹具进行固定,而现有的汽车钣金夹具大多是为某个汽车钣金加工件的装配焊接工艺而专门设计的,属于非标准装置,往往需要根据钣金加工件的结构特点、生产条件和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制造,并不能适用更广泛的范围,且其夹具设计的质量,对生产效率、加工成本、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等有直接的影响,在将各钣金加工件组装的过程中,也就是将钣金加工件上有关的尺寸进行组合和积累,由于各钣金加工件尺寸存在制造误差,因此装配时也就会有误差的综合和积累,累积后形成的总误差将会影响汽车整体制造的工作性能和质量,这就形成了钣金加工件的尺寸误差和综合误差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何有效减小这种影响,并使夹具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夹具只针对某一种钣金加工件而专门设计,不能实现钣金加工件的通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包括框架主体、支架定位机构和地板定位机构,所述支架定位机构设在框架主体的两端用于连接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地板定位机构设在框架主体的中部用于连接地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定位机构和地板定位机构均包括连接块、定位块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块通过连接块与框架主体连接,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销与座椅安装支架或地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的结构与座椅安装支架或地板的现有孔位的结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座椅安装支架或地板的连接面垂直于所述定位块与连接块的连接面,所述连接块与定位块的连接面垂直于所述连接块与框架主体的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和连接块之间以及连接块与框架主体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或者,所述定位块和连接块之间以及连接块与框架主体之间均通过销栓相间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和连接块之间以及连接块与框架主体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定位销具体位置的垫片。
优选地,所述框架机构的两端均设有两个支架定位机构,所述框架机构的中部设有两个地板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的两端为U形架,所述支架定位机构设在所述U形框架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个U形架之间为一个横架,所述地板定位机构设所述横架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通过将框架主体、支架定位机构和地板定位机构组装在一起,使各部分可以单独的拆卸或更换,实现了对不同尺寸钣金加工件的定位,各部分采用模具单独加工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夹具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支架定位机构和地板定位机构的连接块两端均可通过增减垫片的数量或调整垫片的型号来调整各定位块上定位销的具体定位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钣金加工件的定位工作,使夹具的定位更加精确稳固,便于钣金加工件的装配或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定位夹具与座椅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框架主体;2:连接块;3:定位块;4:定位销;5:垫片;6:支架定位机构;7:地板定位机构;8:座椅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