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环磷腺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1307.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宏;朱晓慧;魏薇;单志萍;孟妤;陆茂林;杨晓伟;司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32 | 分类号: | C12P19/32;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6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枯草 芽孢 杆菌 生产 腺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种筛选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基因重组构建环磷腺苷高产菌株及其发酵生产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作为药物和生化试剂有用的环磷腺苷的工业方法,编码具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蛋白并可用于上诉生产方法的基因,含有该基因的重组DNA,含有该重组DNA的转化子,和使用该转化子生产环磷腺苷的方法。而环磷腺苷为循环系统用药,属于能量合剂的一种,临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
下列方法是生产环磷腺苷的已知方法:
(1)碱性水解法
David lipkin等人在1959年曾用碱性水解的工艺方法制得了环磷腺苷。此法主要是利用三磷酸腺苷(ATP)100℃时在氢氧化钡强碱水溶液中水解并关环制得环磷腺苷。
(2)活性酯类法
河北大学韩文炎和屠宛蓉在1986年报道了环磷腺苷的改进合成工艺方法。5-腺苷酸、4-吗啡啉-N,N-二环己基脒和金属钠在乙二醇单甲醚溶剂中反应,合成了环磷腺苷。
(3)DCC脱水法
M.Smith等在1961年用5一腺苷酸和4一吗啡啉一N,N一二环己基脒在吡啶溶剂中,用DCC作脱水剂进行脱水反应,使5-腺苷酸发生内酯化反应,产物的收率可达80%。-
(4)三氯氧磷法
1989年,Genieser等报道了腺苷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腺苷的合成工艺路线。中间体腺苷二氯磷酸酯不经过分离,加碱环化得到环磷腺苷。此法原料容易得到,反应条件温和适中,但收率偏低(49%)。
但以上方法全都属于化学合成方法,难点在于反应所需原料都具有毒性和污染,且工业化生产过于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发酵法生产环磷腺苷的方法,为了更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的转化子。利用该转化子可以大量生产环磷腺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构建环磷腺苷高产菌株并使之产生环磷腺苷的方法,依此方法可有效的生产环磷腺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构建重组环磷腺苷产生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从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jsim-3017获得腺苷酸环化酶基因并连接于表达载体pHT01。电转化该载体于宿主菌枯草芽孢杆菌jsim-1025。在青霉素平板上挑取不敏感的菌落。于斜面培养基培养2-3天后,接种于装有3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分1级或2级发酵,于28-36℃,转速为200-220rpm的摇床中培养24-120h,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环磷腺苷产量,从而获得高产的环磷腺苷产生菌。新的遗传标记为:黄嘌呤、组氨酸、硫胺素三重缺陷型(缩写为Xan-、His-、Thi-),鸟苷酸还原酶、腺苷酸脱氨酶缺失(GMPred-、Deam-),8-氮鸟嘌呤抗性(8-AGr)以及腺苷酸环化酶阳性。
上述的筛选平板中青霉素的含量为:50μg/ml。
上述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葡萄糖30-100g,胰蛋白胨5-20g,K2HPO45-8g,玉米浆1-3g,NaCl2-10g溶于1L自来水中,PH,5-9。
本发明采用的通过重组得到的环磷腺苷高产菌株,设备简单、方法宜行、效果良好,发酵单位达到6-10g/L,最高可以达到12g/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包括提取含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蛋白基因,如序列号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蛋白。
含有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的DNA片段可以从能够产生环磷腺苷的微生物中获得。任何具有产生环磷腺苷的微生物都可以用于本发明。一株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jsim-3017是本发明者拥有并保藏的。
以下描述从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jsim-3017获得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的方法。
通过常规DNA分离方法如苯酚方法(Biochem.Biophys.Acta,72,619-629),从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jsim-3017制备染色体DNA。
可用常规方法合成引物PCR扩增序列1的DNA片段,跑胶回收PCR产物。
PCR引物序列如下:
正向引物:agctggatccatgggtatcgaaatcgaacg
反向引物:agctcccgggtcagcgtaccgaccactgcg
枯草杆菌表达质粒使用pHT01(7955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