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851.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华;邵孝侯;王为木;陈丹;李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02F3/34;C12R1/07;C12R1/8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畜禽 养殖 污水 复合 生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城乡畜禽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污染物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对区域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根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2010年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48万吨、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25%,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0倍。
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5%、79%、47%,猪、牛、家禽年末存栏量分别达到约4.6亿头、1.1亿头、53.5亿只,肉类产量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优势省区猪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68%、88%,海南、天津、北京、新疆、上海、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区、市)生猪存栏量较低,均不到全国总存栏量的1%。
国内外对于是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主要依靠土地利用消纳。但是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导致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中包括大量的污水,无法长距离运输,废弃物排放量严重超过土地消纳能力,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氮磷等元素、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铬、锌等物质,长期在土壤中过量累积,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年出栏量10万头的养猪场,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粉尘和气溶胶携带大量包括口蹄疫、猪肺疫、大肠埃希氏菌、炭疽、布氏杆菌、真菌孢子等病原微生物,恶臭、粉尘和微生物排放量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污染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
减少养殖企业周围土壤的污水消纳负荷,必须要减少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病原微生物数量,同时处理过程中减少臭气的排出。现有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多为堆肥或者沼气发酵。堆肥方式处理需要大量地添加秸秆、草木灰、锯屑、泥炭等吸水物质,增加处理量和处理成本。沼气处理后,固体物质被厌氧消化成更小的物质,污水总量变化不大,但是沼渣固液分离困难,沼渣后续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开发一种方法,使污水处理过程相较于常规方法,臭气、粉尘以及气溶胶量较少,孳生蚊蝇的有害生物量较少,处理后的污水,有机物浓度低,病原微生物数量少,可以直接作为液体有机肥或者清水混灌用水,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水的复合生物菌剂,供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应用。
一种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复合生物菌剂,其特征为复合生物菌剂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IAE(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IAE)
)、棘孢木霉12(Trichoderma. asperellum 12)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iensis);
其中所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IAE(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IAE),于2013年3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3086,简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CCTCC NO:M 2013086;
所述的一株棘孢木霉12(Trichoderma. asperellum 12),于2013年5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3213,简称为棘孢木霉CCTCC NO:M 2013213。
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CCTCC NO:M 2013086,其特征在于:用接种环从培养皿中挑取生长24h的该菌接种于装有100ml 絮凝剂合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接种量104cfu ml-1,37℃、150rpm培养60h,菌株合成微生物絮凝剂量21.8 g 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金属液位探针
- 下一篇:一种风味五香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