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步推进扩散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904.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曾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28 | 分类号: | H01L2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扩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用来改善P型156多晶电池片经三氯氧磷扩散后磷杂货浓度分布情况。
背景技术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一直是光伏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而要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就必须同时获得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太阳能电池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常规生产用太阳能电池材料而言,要想获得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则需要得到轻表面参杂浓度和较浅的结深;而要获得较高的开路电压,则需要得到较高的表面参杂浓度。较高的表面浓度能够制备较好的欧姆接触,也能够减小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而提高填充因子。然而,掺杂浓度和结深对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的影响是对立的,只能取一个折中的掺杂浓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掺杂浓度和结深对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对立的影响问题,本工艺在传统一步推进的扩散工艺基础上,改采用多步不同推进方式改善太阳能电池表面杂质浓度及结深,获得更优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多晶156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17.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一种多步推进扩散工艺,采用了不同的扩散杂质推进方式获得更优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高低温扩散杂质推进结合
2.有氧无氧扩散杂质推进结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定。
图1是多步推进扩散工艺流程
图2是多步推进扩散工艺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但是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附图所示,编辑多步推进扩散工艺:放舟→升温→氧化→扩散→高温有氧推进→降温无氧推进→扩散→低温有氧推进→低温无氧推进→降温→取舟。
本发明专利的特定实施例已对本发明专利的内容做了详尽说明。对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专利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构成对本发明专利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半导体发光装置
- 下一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