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臭氧的纳米银光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5035.1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惠;刘高伞;蒋治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1/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臭氧 纳米 银光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是测定臭氧的纳米银光度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在日照强烈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就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O3,它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识指标。对于人类,O3就是一把“双刃剑”。O3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但当O3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呼吸浓度过高或者长时间呼吸浓度较高的O3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导致肺功能下降,加重哮喘,发炎和损害肺的内部;长期暴露于O3可能诱发包括永久性肺部损害的长期伤害。
目前,O3的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方法等较新的方法也相继出现。
纳米银因其在可见光区域其表面有等离子体吸收的独特属性,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光学、电学、生物学、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催化性能上与单独的金属相比都有更好的应用。据我们所知,尚未见纳米银光度法用于检测O3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臭氧的纳米银光度分析方法。
应用纳米银光度法测定臭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臭氧标准溶液体系:在刻度试管中,依次移取5~2000 μL 1.85×10-4 mol/L 纳米银(2 mol/L Ag相当于1 mol/L O3),用二次蒸馏水定容至2.0 mL,混匀;
(2)制备空白对照溶液体系:取二次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溶液;
(3)分别取按步骤(1)、(2)制备的臭氧标准溶液体系及空白对照溶液体系适量,置于比色皿中,在分光光度计上,扫描得到体系的吸收光谱图,测定最大吸收波长400 nm处臭氧标准溶液体系的吸光度值A,并测定其空白对照溶液体系的吸光度值A0,计算ΔA = A-A0;
(4)以ΔA对臭氧的浓度关系做工作曲线;
(5)被测物样品测定:在避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银,通过综合采样器采集含有臭氧的气体,并通过导管通入装有纳米银溶液下约1厘米处,制得含有臭氧的被测物,然后移取一定量置于试管中,用二次蒸馏水定容至10mL,按步骤(3)操作,测定4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为A样;另取一定量的纳米银置于试管中,用二次蒸馏水定容至10mL,按步骤(3)操作,测定4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为A0';算出被测物的ΔA样=A0'- A样;
(6)根据样品测得的ΔA样,查步骤(5)的工作曲线,计算出被测物中臭氧的浓度。
实现本发明的原理是:当臭氧通入纳米银溶液中时,臭氧将纳米银(Ag)氧化成Ag+,纳米银溶液颜色由深黄色变为浅黄色溶液。随着臭氧浓度增大,被氧化的纳米银随之增大,400nm处的吸光度值线性降低。据此可以建立检测臭氧的光度法。其反应如下:
O3 + 2Ag + 2H+→ 2Ag+ + O2 + H2O
由于臭氧极其不稳定,准确浓度不易获得。故臭氧浓度要用间接的方法获得。从以上反应方程知,2摩尔的纳米Ag(以Ag+计)相当于1摩尔的臭氧浓度,故以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替代臭氧可得到臭氧的工作曲线。
本发明的优点是:
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本测定方法的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测定臭氧的的部分吸收光谱图。
图中:a: 92.5 μmol/L纳米银; b: a+18.9 μmol/L臭氧;c: a+29.2 μmol/L臭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内空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