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634.6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张廷位;张泽立;章翼;杜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老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38;A61L2/14;A61L2/20;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夹破 装置 用于 过氧化氢 等离子体 灭菌 生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对材料或器械进行消毒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属于消毒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归属于国际专利分类号A61L。
背景技术
一种经常使用的给医疗器械或材料进行消毒灭菌的方法是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结束后一个重要的工序就是检验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生物检测法是检测灭菌效果直观而可靠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0920169050.7公开了一种可以同时对多个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并在培养结束后自动判断颜色变化,进而判断灭菌消毒是否成功的生物培养箱。该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主体、培养孔、加热保温系统、控制系统、色差传感器。操作过程是将生物指示剂内管壁用一工具将其夹破后放进培养箱进行培养后,利用色差传感器判断生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辨别灭菌效果,并打印出判断结果,在此培养过程中,生物指示剂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用这种结构的培养箱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需要单独另配夹破工具对生物指示剂管壁进行夹破,操作不方便;2、培养后依靠色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辨别并判断结果,操作人员依靠打印机打出的结果才能作出判断;3、培养过程中因为生物指示剂完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培养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更方便、观察结果更直观、检测效果更可靠的生物培养箱,它包括培养箱主体、设置在培养箱主体上的培养孔、设置在培养孔一侧的夹破装置、加热保温系统、控制系统、照明灯和触键开关。该培养箱能同时对多个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且设置在培养孔一侧的夹破装置能够直接夹破指示剂内管壁,使内管的培养液流入外管中,培养箱的培养孔内安装有触键开关和照明灯,当生物指示剂插入培养孔时,压下触键开关,照明灯亮起,经培养后的试管在灯光的照射下,操作者可以直观的用肉眼观察到试管内的颜色变化,以此来判断灭菌效果;培养箱还设有透明的防尘面板,用以隔离培养箱与外界环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主体、设置在培养箱主体上的培养孔、加热保温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结构特点为:在培养箱主体上设有夹破装置,该夹破装置是一个开设有缺口的柱形孔,该柱形孔的内径大于生物指示剂外管的外径,其缺口宽度上大下小,下端缺口宽度小于生物指示剂试管内盛装营养液内管的外径,上端缺口宽度大于生物指示试管剂外管的外径。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夹破装置的缺口呈阶梯状,其阶梯下端缺口的宽度小于生物指示剂盛装营养液内管的外径,阶梯上端缺口宽度大于生物指示试管外管的外径。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上端缺口与下端缺口之间为圆弧连接,或者下端缺口与上端缺口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上端缺口的上边沿与柱形孔的孔沿贯通,下端缺口的高度是生物指示剂内管长度的0.3至0.6倍,下端缺口的下沿与柱形孔底面之间的距离是2至4毫米。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培养箱主体上每个培养孔内均安装有LED照明灯,用于照亮生物指示剂。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在每个培养孔内均安装有触键开关,当生物指示剂插入培养孔时,生物生物指示剂试管压下触键开关,照明灯点亮。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在培养箱主体外侧设有透明的防尘面板,用于隔离培养箱与外界环境。
上述带夹破装置的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生物培养箱,防尘面板采用透明塑料材料或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并采用推拉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在培养箱主体上增设有夹破装置,在将生物指示剂放进培养孔前,利用该培养箱主体上增设的夹破装置,可以方便的将生物指示剂内盛装营养液的玻璃内管夹破,使内管的培养液流入外管中。改变了原来要用铗钳或别的工具对生物指示剂内管壁夹破,然后再将其放入培养孔的操作方式,这样的改变,使操作更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老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老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