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干燥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7165.5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童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洪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7/00 | 分类号: | F26B7/00;F26B2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干燥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尤其涉及对通水测试后产品进行及脱水干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卫浴行业的龙头、花洒等卫浴产品在出货前都需要进行通水测试来检查产品的各项功能。目前整个卫浴行业都是通水测试完成后,再通过一些简易工装或设备利用高压气体对产品进行吹水作业,并且通过人的眼睛和吹水的时间来判断产品内的水是否基本吹干净,来实现产品包装前的脱水干燥处理。
然而,由于龙头、花洒等卫浴产品内部的流道均存在很多死角,目前的吹水作业,根本就不能把产品内部的水吹干净,只是争取尽量让产品内的残留水更少。产品在现有手段的吹水作业结束,进行包装后,经常会出现产品里的水流出或在运输过程中蒸发,将包装盒里的使用说明书等纸类资料弄湿,损坏,引起产品品质缺陷,导致企业受到客户投诉及经济赔偿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解决之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吹水作业进行脱水干燥的缺陷,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脱水干燥处理的方法,可以确保产品内部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
因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脱水干燥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无腐蚀性的常温、常压气体加压并加热,
B).然后加压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接入待干燥产品的进水口,利用该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吹水作业,
C).再通过抽真空系统对产品内部流道进行抽真空作业,
D).上述的步骤B)和步骤C)的两个步骤交替进行数次作业,直到产品达到干燥。
其中,步骤A)中,将气体加压至0.3-0.7MPa。
其中,步骤A)中,将气体加热至不损害产品的温度。
其中,步骤B)中,吹水作业持续时间是3-5秒。
其中,步骤C)中,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罐,真空泵用于对真空罐进行抽真空,再由真空罐进行抽真空作业。这样,通过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罐的抽真空系统,抽真空作业效率更高效。
其中,步骤D)中,判断产品达到干燥的程度是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来进行判断。这样,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判断准确度更高。
优选的,步骤D)中,判断产品达到干燥的程度是空气相对湿度值达到70%RH以下。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有效的对通水测试后的产品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并且脱水干燥处理稳定、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脱水干燥处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脱水干燥处理设备的结构图(正视图)。
图2b是该实施例的脱水干燥处理设备的结构图(侧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管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之前,对涉及的术语进行补充说明。“产品”是指至少具有一个进水(气)口和一个出水(气)口的具有流道的产品,如花洒、龙头等卫浴产品,又如医疗用输液管等管道产品。“抽真空”是指形成临近真空条件,达到业内普遍认同的真空条件即可,如真空度为0.1-0.5mbar(是指的真空泵能抽出的最大负压)。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脱水干燥处理是:A).先将无腐蚀性的常温(0~35℃)、常压(0.1Mpa)气体(一般采用空气)加压并加热,优选的是,加压到0.3-0.7MPa,加热到不超过损害产品的温度(大多数产品一般是塑料件,故大多控制在大于常温且100℃以下),B).然后加压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接入待干燥产品的进水(气)口,利用该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吹水作业一段时间(根据产品大小,一般3-5秒即可大致吹出大部分水),C).再通过抽真空系统对产品内部流道进行抽真空作业,D).上述的步骤B)和步骤C)的两个步骤交替进行数次作业(一般2,3次即可),直到产品达到干燥,如优选的干燥程度是70%RH以下(相对湿度值)。其中优选的,步骤D)中对产品达到干燥的程度判断,可以采用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来进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洪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洪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线式ADC级间误差校准
- 下一篇: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