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逻辑流量阻断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919.5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赵静一;敬康;鲁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20/00 | 分类号: | F15B20/00;F15B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逻辑 流量 阻断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逻辑流量阻断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中,很多时候要使用液压软管和硬管来连接系统,由于环境的腐蚀,温度的变化,油液的冲击等因素都可能会使管路破裂,使用时间较长时,油液的冲击等也会使阀块内的通道老化或失效,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引起油液的大量泄漏,从而大大增加了危险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应用的是单管路防爆阀,中国专利公告号200520079021.3,公告日2006年11月1日,名称为《管路防爆安全阀》,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防止系统管路及其管路上元器件突然爆裂失效而造成流体大量外泄的安全阀门。它是一种防止系统管路及其管路上元器件突然爆裂失效时,可以即时关闭管路,防止流体大量外泄的安全阀门。但是,该防爆安全阀若想再重新工作,则必须在管路修好后,才能恢复工作,而且不能防止管路下端的原件产生大量泄漏。该防爆安全阀加工复杂,成本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00277.8,申请日2009年12月10日,名称为《双管路防爆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双管路防爆系。虽然,该发明能保证在软管爆裂时将其软管两边封闭,防止泄露,且其中一根软管爆裂时另一根软管仍能工作,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当进油口前的硬管失效或爆裂时,却不能保证执行元件端也封闭,从而不能防止其泄漏,且两个阀块占用的工作空间比较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24874.7,申请日2005年9月15日,名称为《双防爆阀》,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双防爆阀。但是,这种双防爆阀只能用于保压系统中,且不能阻止进油管路的泄漏,只能阻止执行元件端的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逻辑流量阻断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逻辑流量阻断控制装置,它包括整体阀块和五个防爆阀,所述的整体阀块体内在水平向沿纵向开有两个平行的工艺孔通道A和B,沿横向开有两个平行的通孔C和D,工艺孔通道A和B分别与通孔C和D相互交汇相通;在通孔C的中点处沿垂直向开有通孔E与通孔C交汇相通;第一防爆阀安装在通孔E内构成单管路防爆阀,第二防爆阀和第三防爆阀对称安装在通孔C内,构成第一双管路防爆阀,第四防爆阀和第五防爆阀对称安装在通孔D内,构成第二双管路防爆阀;进油管路与单管路防爆阀的进油口相连,单管路防爆阀的出油口与第一双管路防爆阀的进油口相通,第一双管路防爆阀的出油口分别通过两个工艺孔通道与第二双管路防爆阀的进油口相通,第二双管路防爆阀的出油口与整体阀块的出油口相连,阀块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路与执行元件相连;单管路防爆阀之前的进油管路用硬管;第一双管路防爆阀和第二双管路防爆阀之间分别通过工艺孔连通;
所述的防爆阀包括阀套、阀芯、弹簧、挡板,阀套内腔为三级阶梯形结构的通孔,一级内腔孔径最大,二级内腔孔径次之,三级内腔孔径最小,阀芯装在一级内腔中,所述的阀芯的第一段杆的前端为球形结构,其第二段杆上沿轴向均匀设有六个节流孔,所述的阀芯末端开有一个凹槽;弹簧置于二级内腔中,弹簧一端抵住二级内腔和三级内腔的过渡端面,其另一端抵住所述的阀芯的前端;所述的挡板上开有一个与阀芯中心孔孔径相同的通孔,挡板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阀套上;
所述的五个防爆阀的阀套与整体阀块之间用O型密封圈密封。
设置挡板是为了便于阀芯的运动和安装,以避免阀芯向右运动时没有限度。阀芯末端所开设的凹槽是为了便于阀芯的安装和油液的流通。
一体式逻辑流量阻断控制方法:其内容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法兰、管道等将一体式逻辑流量阻断阀组连接在系统中,使其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各防爆阀阀口完全打开;
第二步:防爆阀装有弹簧的一端的管路爆裂或失效时,则液体流过防爆阀的流量大大增加,其中可能是单管路防爆阀前的管路爆裂或失效,也可能是孔道9或10失效或老化;
第三步:管路爆裂或失效时,则防爆阀在管路爆裂或失效处的那端迅速失压,使防爆阀阀芯两端形成压差;在此,由于通过防爆阀的流量q与其两端的压力差Δp有如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