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4942.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则荣;朱杨勇;江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骨架 靠背 回复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属于机械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的测试,常规的测试方法是人为手持推拉力计将待测的座椅骨架靠背向后推,不仅靠背活动的起止点不易掌握,推动的力度和速度也同样不能做到恒定,导致测试的效率低,测试结果的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提高测试效率,保证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测试执行装置,支架底端设置在底座上,支架顶端设置有测试执行装置;测试执行装置包括基体、连接件和执行臂;基体的后端连接支架,基体的中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基体的前部与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下端与执行臂的中部固定连接,执行臂的一端设置有速度控制气缸,执行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连接件的侧面设置有机构动作气缸,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座垫拆换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靠背原点感应器。
本发明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保证靠背活动的起止点以及推动的力度和速度,测试自动完成,避免了人为测试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了测试效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部分旋转视角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和测试执行装置,支架2底端设置在底座1上,支架2顶端设置有测试执行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座垫拆换定位机构11,在支架2上测试执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靠背原点感应器3。
测试执行装置包括基体4、连接件5和执行臂6;基体4的后端连接支架2,基体4的中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7,基体4的前部与连接件5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5的下端与执行臂6的中部固定连接,执行臂6的一端设置有速度控制气缸8,执行臂6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连接件5的侧面设置有机构动作气缸10,与压力传感器9相连。
工作过程:由座垫拆换定位机构将待测的座椅骨架的座垫部分定位锁紧;当靠背原点感应器感应到座椅骨架的靠背接触即处于原点位置时,靠背锁止机构向下推出锁止靠背;速度控制气缸将靠背向后推到设定位置,机构动作气缸运作带动压力传感器接触靠背,读出靠背的回复压力值后,回到起始位置,同时靠背锁止机构结束锁止,回到起始位置;速度控制气缸回到起始位置,结束测试。
上述过程中,靠背活动的起止点和推动的力度、速度都由系统按照设定值完成,保证了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测试时,系统会将测试得到的回复压力值与设定值相比对,若不合格,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将座椅骨架锁紧,便于作业员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处理。
本发明一种座椅骨架靠背回复力测试装置,保证靠背活动的起止点以及推动的力度和速度,测试自动完成,避免了人为测试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了测试效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