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平台监控架构及其监控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485.3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华;刘祥涛;季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监控 架构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云平台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数据采集/发送子系统、数据接收子系统、数据通道子系统、控制服务子系统;
所述的数据采集/发送子系统,对所有待监控资源,由一个传感器进行信息获取,传感器可以设置其获取资源属性、获取监控信息的间隔、以及基于事件的信息监控等方式;对于平台中每一个主机,可以设置一到多个数据源,数据源可以包含一到多个传感器对象,数据源可以动态添加/删除传感器,同时数据源保留监控数据的元信息以便监控信息接收服务对数据进行解析;对数据源所收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传输;
所述的数据通道子系统,依据数据不同的用途对其进行分类,由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
所述的数据接收子系统,接受来自数据通道子系统的通道数据信息,对通道的数据进行解码,同时对平台上层UI提供监控数据响应接口;
所述的控制服务子系统,接受平台管理后台发送的监控设置策略,获取通道数据以进行云平台自动化策略调整,通过数据通道子系统设置数据源、传感器属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平台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以云平台中主机为单位,一个主机可以配置一个数据采集/发送子系统,数据采集/发送子系统可以定义基于TCP、UDP、组播、消息发布/订阅等传输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云平台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数据通道子系统对信息分为3类通道,分别为数据通道DdC、控制通道CdC、以及元数据通道MdC,其中:
(1)DdC为监控数据传输通道;
(2)CdC为控制数据传输通道,控制数据包括:监控系统中传感器的生命周期,数据源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传感器和数据源属性设置、传感器和数据源的动态添加/删除;
(3)MdC为监控元信息(如采集属性格式、数据包格式描述信息等)的传输通道,通过元信息可以快速解析监控数据的具体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平台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接收子系统接受来自DdC和MDC通道数据信息,对来自DdC通道的数据进行解码。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平台监控架构的监控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好平台所需监控的资源对象,如虚拟资源网络、存储、计算,平台主机管理节点,并确定对这些资源所需监控的属性;
对每类资源定义一个传感器对象;
对平台中每一台主机定义一个数据源对象,并把该主机系统内所有所需监控的资源对应的传感器对象加入到数据源中;
部署一个控制服务,由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生成自己的控制策略,包括对传感器/数据源的启动、关闭、添加、删除等生命周期管理,传感器的基于事件触发、基于时间间隔等采集策略,并设置监控数据传输方式;
部署一个/多个接收服务,设置接收策略,针对云平台管理系统中不同后台组件对数据的接收要求,只接收策略相关的数据;
实现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后台的web service服务,云管理系统后台根据云平台监控需求通过web service向监控系统请求数据,并以UI形式呈现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