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冗余位的立体停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2891.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乃华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镇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冗余 立体 停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寸土寸金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为了节约土地,高档写字楼及配套的立体车库不断建立,并成为未来建设高档写字楼、大型商场、高层住宅小区解决停车难题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里,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长,而停车场缺严重不足,停车设施也不断完善,使得违法占用道路、绿地乱停车以及汽车被盗等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运行和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随着我们鼓励汽车工业发展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如不加快停车场的开发和建设,上述现象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然而城市的用地十分紧张和昂贵,因此空间利用率高的立体停车场备受瞩目。
现有的立体停车系统较为普及的是升降平移系统,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6487A公开的立体停车库就是这种原理。实施例中指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六位库,其中具有五个停车位,一个轮转位,车辆驶入轮转位后,车库的运动机构将这个轮转位移动到其他部分,重新放置一个车位到这里成为轮转位。这样轮转位是不能长时间停车的,否则影响其他车辆的存取。而且,车辆需要自行驶入轮转位,一旦位置不对,将影响轮转,造成存取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缺点,发明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结构更简单的具有冗余位的立体停车系统。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具有冗余位的立体停车系统,包括车辆移动落位装置和立体设置的停车位,车辆移动落位装置上有可放置留置平台的容纳位, 容纳位下面是冗余位,容纳位与冗余位之间具有升降机构, 容纳位与冗余位上具有对留置平台的存取装置;停车位具有留置平台的固定位。
优选的,所述的容纳位与冗余位由车辆移动落位装置上设置的位于两侧的槽构成。
所述的车辆移动落位装置上设置的位于两侧的槽呈L型。
所述的容纳位与冗余位上设有四个方向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能够做出让位动作。
容纳位与冗余位两侧的槽连接在2根升降立柱之间,并可沿着升降立柱移动;容纳位两侧的槽L型下平面可向下翻转。
对留置平台的优选:所述的留置平台上设有滚轮,方便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一个车辆移动落位装置进行运行,节省空间和能源;每个立体停车位都能存放车辆,不浪费空间;连同承重的留置平台一起进行操作,存取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停车库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留置平台和停车位的衔接示意图。
图中,1——停车位,2——车辆移动落位装置,3——留置平台,4——固定位,5——冗余位,6——容纳位,7——存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发明的这种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设置的停车位1和车辆移动落位装置2。其中,车辆移动落位装置2是一个具有升降和移动功能的设备,负责运送待停车辆到达各个停车位1处。停车位1的布置,本实施例中的立体停车库是一个两层、每层三位的车库。车辆移动落位装置2上具有一容纳位6,容纳位6内放置可以移动的留置平台3。停车位1则具有留置平台3的固定位4;留置平台3可以离开车辆移动落位装置2的容纳位6而放置到停车位1的固定位4上去。车辆安排在留置平台3上,通过留置平台的转移,就完成了车辆的存取。整个系统还包括冗余位5,用来提供暂未使用的留置平台3,所述的冗余位5只有一个,设置在移动落位装置2上容纳位6的下方。留置平台上有设有滚轮,方便移动。
冗余位5是留置平台3在不使用的时候存放的位置。在整个系统中,冗余位只有1个,有n个停车位1就有n个固定位4、n+1个留置平台3。在停车位停满之前,始终有一个留置平台3被放置在移动落位装置2上,存取车辆的时候,留置平台的交换是在该对象停车位的固定位4和冗余位5或者容纳位6之间进行,效率较高。
如图3,本实施例,容纳位6是由车辆移动落位装置上设置的位于两侧的槽构成,留置平台3插接在两条槽内固定。车辆移动落位装置2的容纳位6上还设有对留置平台的存取装置7,用来完成对留置平台的存取活动,其结构简单的如电磁铁、卡钩或者叉状结构即可。同样的,停车位1的固定位4和冗余位5也可以设置存取装置7,可以为拉钩结构或者其他存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乃华,未经李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节能组合液压阀
- 下一篇:中压除氧水泵出口压力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