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抑制瘙痒等不适症中应用的高分子复合乳胶疤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2479.6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徐瑞;罗高兴;詹日兴;夏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618;A61K31/727;A61K47/36;A61K47/32;A61P17/02;A61P17/04;A61P29/00;A61K31/4166;A61K31/125;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瘙痒 不适 应用 高分子 复合 乳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烧创伤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引起的局部瘙痒、发热等主观不适病症的高分子复合乳胶帖,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保护机体的重要的天然屏障。生活中皮肤的一些瘙痒病症往往困扰着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谓瘙痒,是皮肤或黏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例如对于严重的皮肤缺损如大面积深二度及三度烧烫伤病人,在创面愈合之后形成严重的增生性瘢痕可能导致剧烈的瘙痒;其他的一些皮肤瘙痒病症也都有着自己各自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如超敏反应、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神经精神原因等。针对皮肤瘙痒病症,病因治疗非常关键,但对症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很重要。
瓜胶作为一种由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的多糖聚合物,也称作半乳甘露聚糖,是半乳甘露聚糖家族的一员,主要来源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生产的瓜胶豆,目前在食品、药品、造纸、建筑等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天然瓜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这主要是因为其分子侧链中含有大量的极易溶于水的半乳糖单元,这些半乳糖侧链溶于水,使瓜胶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舒展开,在水中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粘度的水凝胶类的物质。
壳聚糖类似于瓜胶,为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来源于虾、蟹、昆虫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与软体动物的器官等,壳聚糖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多聚物,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工业。利用壳聚糖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则可大量成批的将商业化市售的壳聚糖制备成我们需要的聚丙烯酸甲酯-壳聚糖纳米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与瓜胶复合并将水杨酸和薄荷醇等药物包被其中。
水杨酸,又名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广泛用于化妆品医药、橡胶等工业。其作为医药工业的原料,用于制备阿斯匹林、水杨酸钠等药物,具有止痒消肿,止痛消炎等功能;肝素钠,可以缓解疼痛、抗凝、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恢复局部血供,并能影响胶原的合成和降解,使创面愈合后的皮肤光滑,减轻瘢痕及瘢痕挛缩;尿囊素,可软化角质蛋白,用作缓解和治疗皮肤干燥症,能使皮肤保持水份,滋润和柔软。
薄荷醇,属于类环己烷单萜衍生物,无色针状结晶或粒状。为薄荷油中的主要成分,以游离和酯的状态存在。天然的薄荷醇呈左旋,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皮肤病的外用洗剂,有清凉、止痒及抗炎的作用;樟脑,涂搽于皮肤能刺激冷觉感受器而有清凉感,可止痒止痛,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冰片,主要成分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亦有清热止痛止痒的作用。
目前利用瓜胶与聚丙烯酸甲酯-壳聚糖复合物的医药制品多运用于创伤后包裹创伤部位,防止感染,同时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并且不妨碍关节的正常活动。但对于其在控制增生性瘢痕引起的局部瘙痒、发热等主观不适疾病方面的运用及改进,未见相关报道。
而现有的一些用于止痒的外用产品多是以软膏、喷雾剂、凝胶、止痒贴为主。其止痒作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局限性:作用时间短,止痒消肿的效果不理想,并且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开发一种作用时间较长,效果好并且价格相对低廉,应用方便,生物相容性好的外用止痒产品显得尤为重要,以求在针对瘙痒的各种病因治疗的同时,缓解剧烈的瘙痒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烧创伤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引起的局部瘙痒、发热等主观不适病症的复合乳胶疤帖,引入了对症止痒的药物,利用乳胶柔软,并具有很好的塑形性和伸展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粘性的特点,可以长时间覆盖包裹患者瘙痒处,达到缓解瘙痒不适的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乳胶疤帖,其包括以下组分:
瓜胶:所述瓜胶为经硼酸盐交联形成的硼酸化的瓜胶,硼酸化的瓜胶含量为40%wt~52%wt;
聚丙烯酸甲酯-壳聚糖:所述聚丙烯酸甲酯-壳聚糖为平均直径为200nm,由聚丙烯酸甲酯构成核心,壳聚糖构成外壳的纳米颗粒,通过共价结合或者静电作用与瓜胶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多糖纳米颗粒的含量为30%~42%wt;
水杨酸甲酯:所述水杨酸甲酯含量为6~18%wt;
还可以有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各种对症治疗进行以下组分的取舍添加):加至重量为%wt:肝素钠、尿囊素、薄荷醇、樟脑、冰片。
当它们都添加时,它们的用量最好为:肝素钠含量为40~70IU/g、尿囊素含量1~2%wt、薄荷醇含量为0.5~1.5%wt、樟脑含量为0.5~1.5%wt、冰片含量为1~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