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2331.2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吴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H01B13/22;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包型 同轴电缆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涂覆绝缘硅油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绕包型同轴电缆的结构一般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导体、绝缘层、外层导体以及绕包在外层导体外的绝缘包带层。普通的绕包型同轴电缆由于表面有绕包后的重叠部分可能不均匀,这种类型的电缆在加工布线过种中由于表面会与其它金属材料物质产生较大的摩擦,常常造成电缆表面破损,导致电缆耐压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耐磨性的表面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在电缆的外层包带绕包完成后,在电缆卷取过程中采用绝缘硅油在电缆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绝缘硅油层,然后将电缆放入恒温箱以80~90℃的温度加热5小时。
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油层的厚度为1~1.5um。
优选地,电缆卷取的线速度为90~100m/min。
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油由二甲基硅油和水按重量比1:0.15均匀混合制备而成。更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油在25℃时的密度为0.90,表面张力为18.8mN/m,运动粘度为45厘沱。所述绝缘硅油还具有以下物理性质: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200℃,闭杯闪点>100℃,开杯闪点>318℃,流动点/浇铸点为-70℃,折射率为1.402。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二甲基硅油采用美国道康宁公司的XIAMETER?PMX-200硅油,耐磨效果更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处理方法,在绕包型同轴电缆上涂覆绝缘硅油层后,使同轴电缆表面更光滑,同时增加了电线表面的绝缘厚度,从而使同轴电缆在加工过程中更耐磨、耐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材料
将市售的美国道康宁公司的XIAMETER?PMX-200硅油和水按重量比1:0.15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绝缘硅油,备用。经过标准测试方法检测所制备的绝缘硅油具有以下物理性质:
25℃的密度为0.90,表面张力为18.8 mN/m,运动粘度为45厘沱;
工作温度范围:-40℃至200℃,闭杯闪点>100℃,开杯闪点>318℃,流动点/浇铸点为-70℃,折射率为1.402。
(2)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同轴电缆的外层包带绕包完成后,在电缆卷取过程中采用所制备的绝缘硅油在电缆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厚度为1~1.5um的绝缘硅油层,然后将电缆放入恒温箱以80℃的温度加热5小时。其中,电缆卷取的线速度为90m/min。
(3)实施例2
采用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同轴电缆的外层包带绕包完成后,在电缆卷取过程中采用所制备的绝缘硅油在电缆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厚度为1~1.5um的绝缘硅油层,然后将电缆放入恒温箱以85℃的温度加热5小时。其中,电缆卷取的线速度为95m/min。
(4)实施例3
采用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同轴电缆的外层包带绕包完成后,在电缆卷取过程中采用所制备的绝缘硅油在电缆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厚度为1~1.5um的绝缘硅油层,然后将电缆放入恒温箱以90℃的温度加热5小时。其中,电缆卷取的线速度为100m/min。
(5)对比例
在电缆的外层包带绕包完成后,同轴电缆表面未涂硅油即放入恒温箱以90℃的温度加热5小时。
(5)性能测试
经加热验证,对比例的绕包型同轴电缆包带表面翘边,而实施例3得到的绕包型同轴电缆表面粗糙无翘边。
采用同一耐磨试验机对对比例和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进行相同条件(耐磨棒直径为0.45mm,研磨速度为30回/min,行程为2cm)的耐磨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例的同轴电缆在研磨45回后就出现外包带破皮现象,而实施例3的同轴电缆研磨120回后才出现外包带破皮现象。由此可知,实施例3的同轴电缆的耐磨性比对比例高出1倍以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断头钩
- 下一篇: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及其保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