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识别分流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2198.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盘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捷龙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8 | 分类号: | B65G47/4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分流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识别分流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厂家们均引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生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生产安全性;但现有的这些自动化生产线在对产品的质量等进行识别、分板、堆垛时都是采用人工来完成,缺点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及分流的准确性,且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产品的质量等进行自动识别、分板、堆垛,产品质量及分流的准确性有保证,且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自动识别分流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识别分流生产线,包括有产品输送机、对中机、识别台、分流台、工业机械手、总控制系统和两条以上的分流线;其中,所述产品输送机、对中机、识别台和分流台依次连接;所述识别台上设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工业机械手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对中机、识别台和分流台的上方;所述分流线设于所述分流台的输出端,且所述分流台可转动至其中一条所述分流线并与之连接;所述总控制系统与所述产品输送机、对中机、识别台、分流台、工业机械手和分流线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分别用于拍摄待识别产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与所述总控制系统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台主要由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以及支架组成,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并分别位于待识别产品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还设有第一LED灯,所述第一LED灯位于所述第一相机和待识别产品之间;所述支架的下端由上至下设有第二LED灯和第三LED灯,所述第二LED灯和第三LED灯位于所述待识别产品和第二相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台主要由机台、旋转台、旋转气缸和伺服电机组成;其中,所述旋转台的台面上设有滚筒,左右两侧设有输出滑板,且所述旋转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旋转台的下方,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轴承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旋转台上,并与所述滚筒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台还包括有伺服减速机和缓冲器,所述伺服减速机设于所述旋转台上,并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缓冲器设于所述旋转台上, 并位于所述旋转气缸的转轴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机主要由机台、抱具组件、推进气缸、抱具气缸、升降台和升降气缸组成;所述机台上的台面上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两侧设有所述抱具组件;所述抱具包括抱具和抱具座,所述抱具座可前进后退地卡在所述机台设有的滑轨上,所述抱具朝向所述滚筒并与所述抱具座伸缩活动连接;所述抱具气缸安装在所述抱具座上,且与所述抱具驱动连接;所述推进气缸设于所述机台上,并位于所述滚筒下方,且与两侧的所述抱具座驱动连接;所述机台的输出端设有升降台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升降台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上,并升起时高于所述滚筒所在平面,降落时低于所述滚筒所在平面或与所述滚筒所在平面持平。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机的输入端两侧还设有辅助待识别产品输入的导向板,而且所述机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用于缓冲所述抱具座对所述机台撞击力的缓冲器,位于所述滑轨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机械手主要由支架、横向滑座、伺服电机和手臂组件组成;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座和伺服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横向滑座与所述横向滑轨滑动卡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横向滑座驱动连接;所述手臂组件包括有手臂、夹持手和纵向气缸;所述手臂纵向地设于所述横向滑座上,其上设有纵向滑轨;所述夹持手垂直于所述手臂并滑动卡接在所述纵向滑轨上,且位于对中机、识别台和分流台的上方;所述纵向气缸安装在所述手臂上,并与所述夹持手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线包括A分流线、B分流线和C分流线,所述A分流线、B分流线和C分流线均为滚筒式输出线,且其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总控制系统导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捷龙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捷龙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火凉茶
- 下一篇:用于有机扁茶微波杀青的连续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