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082.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勇;竹中良;佐藤正志;西崎伸吾;尾崎裕亮;池田佑司;冈村悠;船田直裕;近藤友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B11/0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检测 装置 以及 使用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片材厚度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又,本发明涉及设有片材厚度检测装置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边运送片材,一边在片材表面上形成图像。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图像,需要根据片材厚度使得图像形成条件最优化。
例如,在将调色剂转印在片材的转印处理中,若片材厚度不同,则体积电阻值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片材厚度使得驱动转印充电器的转印电流变化。又,在加热及加压转印在片材上的调色剂使其定影在片材上的定影处理中,对于各片材厚度,所需要热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片材厚度使得定影时温度变化。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包括基准辊、变位辊、以及检测杆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在该检测杆的一端部侧安装变位辊,检测变位辊的运送面的变位量。该检测杆的另一端部侧安装为可动自如,能沿着变位辊从基准辊接离方向,即片材厚度方向,以及基准辊的轴向移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以下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减小基准辊和变位辊的局部直径,在直径减小的部分,以使得伴随片材通过在片材厚度方向变位的变位部件与一方的辊嵌合的状态设置。并且,根据该变位部件的变位量,检测片材厚度。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着以下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减小基准辊和变位辊的局部直径,在直径减小的部分,以使得伴随片材通过在片材厚度方向变位的变位部件与辊对不接触的状态设置。并且,根据该变位部件的变位量,检测片材厚度。
但是,在图3A及图3B或专利文献1记载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中,变位辊在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即片材宽度方向全域,具有该全域长度以上的回转轴,通过以该回转轴为中心回转,在片材运送方向从动回转。因此,即使欲检测变位辊的回转轴或运送面的变位量,成为包含因回转轴的振动或偏心引起的回转变动成份的变位量,不能高精度地检测与片材厚度相当的变位量。
又,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中,不是直接检测变位辊的变位量,检测与变位辊连动动作的变位部件的变位量,因此,不能避免变位辊的回转变化成份的影响。又,该片材厚度检测装置构成复杂,因此,难以设置在要求省空间化的装置内,如图像形成装置那样,担心成本高。
又,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中,变位辊和变位部件独立动作,因此,期待能避免变位辊的回转变化成份的影响。但是,变位部件构成复杂,因此,难以将变位部件设置在要求省空间化的装置内,如图像形成装置那样,担心成本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53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579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1521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以简单构成高精度检测片材厚度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出一种片材厚度检测装置,检测运送的片材厚度,其特征在于,该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包括:
运送部件,朝着片材运送方向驱动回转,运送片材;
从动运送部件,与该运送部件相接,在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在所设定范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以能追随通过该第一夹持部的片材厚度变位的状态被赋能,以回转轴为中心朝片材运送方向从动回转;
变位部件,与该运送部件相接,形成与该第一夹持部相比、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的长度短的第二夹持部,以能追随通过该第二夹持部的片材厚度变位的状态被赋能,在与上述从动运送部件的回转轴不同的支持部件的自由端侧被支持;以及
变位量检测部件,检测该变位部件的变位量。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片材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运送片材,检测片材厚度。这时,从动运送部件为了运送片材,支承在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即片材宽度方向全域长度以上的回转轴上。因此,在从动运送部件的变位量中,易产生因回转轴两端部的偏移或挠曲引起的回转轴振动等的回转变化成分。对此,变位部件不是从动运送部件的回转轴,而是支承在支持部件,与从动运送部件独立动作,因此,不会受到从动运送部件的回转变化成分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纤维素液体燃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