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624.1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功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与日俱增,如石油工业中石油和油产品的加工、提炼、储存及运输、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冷却润滑液、轧钢水;运输工业中机车废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废水等;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其他制造业的废水以及餐厨废水等。这些废水中大都含有丰富的动植物油脂,是一种含油废水,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废水。这些废水如不经处理而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传播病菌。而油水混合物的处理首先要进行油水分离。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油水分离的方法,如气浮方法、絮凝法和电化学方法等。但采用气浮方法设备容易堵塞;采用絮凝方法加入的化学试剂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且分离率不高;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提高分离率的同时会带来较大的电能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油水分离方法工艺简单、分离率高、能耗低且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油废水预处理,得到上层油脂、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
B)将所述乳化层和水层经滤料的过滤和聚结处理,得到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
C)将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经过粗粒化聚结板处理,得到上层油脂和下层水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预处理具体为采用隔油板过滤后自然沉降。
优选的,所述自然沉降的温度为30℃~65℃,所述自然沉降的时间优选为15min~5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处理温度为30℃~6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滤料选自珍珠棉、石英砂、无烟煤、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滤料的粒径为3mm~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粗粒化聚结板为聚丙烯板或聚乙烯板。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粗粒化聚结板相对于分散油的角度为12°~2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粗粒化聚结板的板厚为2mm~3mm。
优选的,所述步骤C的处理温度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油废水预处理,得到上层油脂、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将所述乳化层和水层经滤料的过滤和聚结处理,得到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将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经过粗粒化聚结板处理,得到上层油脂和下层水层。本发明采用过滤后自然沉降预处理方法,是利用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后,再利用重力沉降即油和水的比重差的原理,使得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油在短时间内分离。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滤料和粗粒化聚结板将含油废水中的小油珠不断地碰撞、附着、变大,最后形成直径更大的油珠上浮分离,使得分离率高。本发明提供的油水分离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且成本低。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油水分离方法除油率为91.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油废水预处理,得到上层油脂、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
B)将所述乳化层和水层经滤料的过滤和聚结处理,得到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
C)将聚结后分散油和水的混合溶液经过粗粒化聚结板处理,得到上层油脂和下层水层。
本发明首先将含油废水预处理,得到上层油脂、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本发明对于所述含油废水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优选为餐饮废水,更优选为油的体积分数为20%~30%的餐饮废水。
本发明所述预处理优选为采用隔油板过滤后自然沉降。所述隔油板优选为标准筛,更优选为孔径范围为20目~50目的标准筛;所述自然沉降的温度优选为30℃~65℃,更优选为35℃~60℃;所述自然沉降的时间优选为15min~50min,更优选为20min~45min。
本发明采用过滤后自然沉降预处理方法,是利用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后,再利用重力沉降即油和水的比重差的原理,使得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油在短时间内分离。
所述含油废水预处理后,得到上层油脂、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将上层油脂转移回收,余下的中层乳化层和下层水层进行下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功,未经陈立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