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0625.3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贤;魏増;徐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20 | 分类号: | B29C6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聚合物 临界 发泡 材料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方法及设备,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制备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超临界发泡可使用清洁绿色气体作为发泡剂,所生产产品原料和工艺绿色无污染,聚丙烯发泡产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达130,℃而聚苯乙烯仅为80℃)和高温下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高的韧性以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适宜和柔顺的表面、优异的微波适应性、良好的环境效应和易于回收等。可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器械上、儿童玩具、汽车、食品包装、保温隔热、体育器材、建筑等各个领域。
由于聚合物超临界发泡连续生产工艺中,存在超临界流体连续无脉冲注入计量装置复杂价格贵,维护成本高和挤出模具出口内外压力差大,溶入聚合物内的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发泡,难以控制产品品质等问题,导致在连续发泡生产中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产品品质,难以得到高品质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控,产品品质可调可控,生产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的制备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制备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挤出机、平板模、保温箱、多层模具和冷却定型装置,其中多层模具内每层均设有型腔并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进口连接超临界流体注入系统;所述超临界流体注入系统由液化气体,加热系统、计量泵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多层模具连接有用于加热并恒温到工艺温度的导热油。
作为优选:所述挤出机为单螺杆或双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平板模为密炼机或开炼机。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聚合物及助剂从由挤出机上的投料口加入的挤出机中;
第二步:经挤出机混合溶练塑化,溶体经平板模挤出成扁平带状;
第三步:再将已经挤出成开型的熔体按一定的长度切断成一张张薄片,放入到保温箱内进行保温,以备后用;
第四步:油压机将已经通过导热油加热并恒温到工艺温度的多层模具打开,将保温箱内成型聚合物块取出放入到多层模具的型腔里,液化气体经加热系统加热后由无脉冲高压注射计量泵压缩制成超临界流体,并按工艺所需量全方位多点注入到每一个型腔中去,超临界流体在模具型腔内与聚合物溶融,均匀扩散到聚合物内部;
第五步:油压机快速释放锁模压力,多层模具快速打开,型腔内已经包裹超临界液体的聚合物,其超临界液体在压力释放后迅速膨胀发泡,在聚合物内部产生微小气孔,制得微孔聚合物发泡材料;
第六步:从多层模具内取出刚发泡好的产品放入带有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定型装置内进行定型和冷却,达到所需发泡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步中:薄片需要在聚合物塑化加工温度范围内转移到保温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步中:薄片进入多层模具后,需要对模具锁压,锁定压力应大于1MPa;超临界流体注入完成后,应保持多层模具5一定的锁模压力1min以上,保证超临界流体与聚合物充分融合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温箱内的片材放入到有全方位超临界注入点的恒温模具型腔内,锁紧模具并快速注入超临界液体,使超临界体同一时间溶入到片材各部位,大大缩短了超临界流体的溶入时间。溶入好后,模具快速卸压开模发泡,再通过带圆形冷却循环水的冷却定型板进行定型冷却,得到可控的高品质聚合物超临界发泡产品。本工艺有效解决了连续发泡存在的问题,操作简单易控,产品品质可调可控,生产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生产线示意图;
图3为挤出成型示意图;
图4为超临界流体置备及注入系统图;
图5为多层模具示意图;
图6为冷却定型装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挤出机1,投料口2,平板模3,保温箱4,多层模具5,液化气体6,加热系统7、计量泵8、导热油9、支架10、溶体11、成型聚合物块12、型腔13、发泡产品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发明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发明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发明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耐碱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