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收集冷镦机高温油雾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8732.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祥;孟红玉;袁龙江;李莉敏;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集 冷镦机 高温 油雾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收集冷镦机高温油雾霾的方法,以中压大流量气流为动力源,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对冷镦机作业条件下产生的有害高温油雾霾进行高效采集。
背景技术
金属在常温环境冲击压缩加工工况条件下由于冷塑性约束变形温度效应会产生大于油基润滑冷却液沸点的温度,油液开始雾化,同时油液中的添加剂、加工产生的金属粉未开始结焦飘浮,形成大量有害高温油雾、霾与空气混合弥散在工场大气中。再则冷镦机作业箱内及工场大环境处于半封闭故气流基本静稳湿度大,这些油雾霾中大量油珠及含有丙稀醛、多氯联苯等有毒害的结焦物质和异味漂浮在大气中,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霾,尤其在大规模冷镦机集群工场中,空气成灰白色能见度不到2~5米,重度污染了生产环境也极大的危害了操作者的健康。同时逐渐发散出工场周边污染大气。另一方面,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因润滑或冷却需要必须耗费大量的油基冷却润滑液。
目前,对油雾霾的采集普遍采用单体的大功率离心式风机对油雾霾进行抽吸,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集群式大系统进行抽吸,虽然能有效避免了油雾霾弥散,但这种方法工程投入大、能耗大,系统的维修、清洗等成本高,使用范围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收集冷镦机高温油雾霾的方法,对油雾霾处理系统中油雾霾采集技术进行创新性优化,以达到高效、环保、可靠、安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思是(见附图1):
1) 以中压大流量气流为压力空气源来驱动油雾霾采集器:
2) 压力空气进入油雾霾采集器的采集器进气管(3)前端设置的增速管(4),应用拉伐尔原理,管的截面积首先变小然后再变大,从中间通过的气体可被加速。
3)被加速压力空气进入采集器环形气槽(2),再从气隙缝(6)中高速喷出, 应用空气动力学流体附壁效应产生高速空气流一定吸附在导流管体内侧壁,,气流沿着环形侧壁高速行进,高速气流流过侧壁的过程导致中心低压区域的产生,从而卷吸大量的周围空气涌入油雾霾采集器采集口。油雾霾采集器内腔也是截面先变小后变大的拉伐尔管,雾霾空气流被加速后排入收集接管(5);这些吸入的空气膨胀,速度增加,与供给的压力空气一起穿过孔中心。最终出口气量(吸入的空气+供给的压缩空气+卷入的空气)与入口供气量的比率可以超过20:1。即为空气放大效应。空气流速越高诱导卷吸能力越强。
4)空气在导流管体内侧壁高速流动时被卷吸的油雾霾分子会产生布朗运动, 油雾霾分子始终向气流中心运动, 故导流管体内侧壁上有一层高速簿导流空气流,而被卷吸的油雾霾气流流速始终滞后导流空气流5%左右,故导流管体内侧壁上不会被油雾霾粘附影响而采集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
本发明一中压大流量气流为压力空气来源来驱动油雾霾采集器,油雾霾采集器为内腔先收缩后扩散的拉伐尔管,在其喉部喷入高速压力空气以驱动其对油雾霾的收集,而压力空气也是通过一个拉伐尔管进行加速后进入油雾霾采集器的喉部。采集油雾霾流量与压力空气流量比可达20:1。采用本方法可达到高效、可靠、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油雾霾采集器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用于收集冷镦机高温油雾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以中压大流量气流为压力空气源来驱动油雾霾采集器:
2)压力空气进入油雾霾采集器的采集器进气管(3)前端设置的增速管(4),应用拉伐尔原理,管的截面积首先变小然后再变大,从中间通过的气体可被加速;
3)被加速压力空气进入采集器环形气槽(2),再从气隙缝(6)中高速喷出, 应用空气动力学流体附壁效应,气流沿着环形侧壁高速行进,高速气流流过侧壁的过程导致中心低压区域的产生,从而诱导卷吸大量的周围油雾霾空气涌入油雾霾采集器采集口(1),油雾霾采集器内腔也是截面先变小后变大的拉伐尔管,雾霾空气流被加速后排入收集接管(5);
4)诱导卷吸油雾霾空气量总和是输入压力空气量15~25倍左右,这应用了空气动力学空气放大原理,实现以二次能诱导激活自然能的节能效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是:有一个或若干个油雾霾采集器分布在各冷镦机箱内油雾发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装配流水线上快速加热铝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耳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