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307.3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怡;李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追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33/04;C09J11/04;B32B7/12;B32B27/06;B32B27/36;B32B37/12;C09D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纳米 复合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特别是一种变色微粉与纳米ATO做隔热介质的双层PET复合隔热膜;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隔热膜是一类常见的节能材料,通常用于建筑、汽车等工业领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隔热膜主要由5部分组成,包括表面抗划伤涂层、安全基材层、隔热层、安装层、离型膜层。表面抗划伤层通常由紫外光固化涂料形成,安全基材通常采用光学级的PET薄膜或双层PET复合膜,隔热层通常由磁控溅射、热蒸镀合金或者纳米氧化物涂层形成,安装层则由添加了紫外吸收剂的压敏胶形成,离型层采用进行过表面低能处理的聚酯薄膜。
在隔热膜的成型过程中,在隔热层中添加变色微粉可使隔热膜具有变色的功能。变色微粉是一类微胶囊化的可逆变色颜料,根据其变色原理分为感温变色、感光变色、夜光变色、液晶变色等多种类型。变色微粉的平均粒径为2-10um,其内部是变色颜料,外部是一层厚度0.2-0.5um的透明不融化坚硬外壳。在外界刺激下,变色颜料的化学结构改变,吸收的太阳可见光波长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变色粉发生变色。
为了提高隔热膜的性能或赋予其更多功能,人们对隔热膜结构或材料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CN202702775U公布了一种抗刮防污太阳能隔热膜,粘在太阳能隔热膜上的油渍、污迹粘附在其表面时可随时用抹布有效去除。中国专利CN103075608A公开了一种抗氧化加强隔热膜,表层为防氧化膜,可以起到抗老化的功效。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中,同时具有防雾与隔热功能的隔热膜尚未有报导。在薄膜材料的生产中,人们常通过在薄膜表面涂装防雾涂料赋予其防雾功能,如中国专利CN1065826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透光薄膜生产工艺,通过在薄膜上下表面涂上防雾涂料增强其防露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变色与隔热功能,具有强隔热率、高透视率以及防雾性能的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并提出该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的制备方法。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由防雾耐磨层、第一PET层、变色纳米隔热层、第二PET层、安装层和离型层依次排列构成,其中:
防雾耐磨层厚度3-10um,由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固化后形成;
两层PET层均进行过电晕处理,在第一PET层涂布变色纳米隔热胶,烘干后与第二PET层复合,单层PET的厚度为20-25um,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之间形成变色纳米隔热层;
变色纳米隔热层厚度为25-30um,由聚丙烯酸酯树脂、纳米ATO浆料、变色微粉、紫外光吸收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变色纳米隔热胶经涂布干燥后形成;
安装层厚度为3-10um,由聚丙烯酸酯树脂和紫外光吸收剂组成的安装胶经干燥固化后形成;
离型层为进行过表面低能化处理的聚酯薄膜,厚度为20-25um。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前述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中,变色纳米隔热胶由纳米ATO浆料、变色微粉、聚丙烯酸酯树脂、紫外光吸收剂与有机溶剂组成;纳米ATO浆料在变色纳米隔热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10%,纳米ATO浆料中ATO颗粒尺寸为30-40nm,纳米ATO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变色微粉为感温变色、感光变色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变色微粉颗粒尺寸为2-10um,在变色纳米隔热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6%-2%;聚丙烯酸酯树脂固含量为40%,在变色纳米隔热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紫外光吸收剂为UV-9、UV-327、UV-531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在变色纳米隔热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4%;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在变色纳米隔热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5-65%。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前述多功能纳米复合隔热膜中,安装胶由聚丙烯酸酯树脂与紫外光吸收剂组成;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固含量为40%,在安装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96.0-99.9%;紫外光吸收剂为UV-9、UV-327、UV-531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混合,在安装胶中的质量百分比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追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追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剑麻废水生产茶叶叶面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桔子化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