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棒及使用该芯棒制作热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7699.1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烈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制作 热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制作热管的辅助工具,尤指一种芯棒及使用该芯棒制作热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散热需求的提高,对热管制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传统热管的制作,是提供管体及芯棒,管体一端进行封口作业,再将芯棒置入管体内,并于管体和芯棒之间填充粉体,最后将半成品进行加热作业,使粉体形成毛细结构后,再自管体内抽出芯棒,对管体填充工作流体、进行除气作业以及将管体的另一端进行封口作业,即制作完成热管。
另外,加热作业后,毛细结构的体积相较粉体的体积会变得膨胀;粉体以铜粉为例,铜粉加热烧结时,其烧结峰值温度控制在850~980℃左右,但当温度在600~800℃区域时,铜粉会产生2%~3%的体积膨胀,因此加热烧结完成后,毛细结构会较紧密地贴附在芯棒与管体之间。
然而,毛细结构因体积膨胀,从而紧密地贴附在芯棒与管体之间,导致自管体内抽出芯棒的脱模过程困难,并且芯棒多由铜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加热时容易和毛细结构发生粘黏,造成芯棒抽出时,容易牵动或剥离毛细结构,使毛细结构发生毁坏,使后续热管在使用上有工作流体回流不顺畅的问题。
另外,芯棒的表面通常涂布有石墨层或陶瓷层等抗反应层,导致芯棒抽拔时,所涂布的抗反应层极易因摩擦力产生剥落,进而残留于管体内并堵塞毛细结构,造成工作流体回流不顺畅,损失热管的散热性能;同时长期使用下,抗反应层会逐渐剥落,导致芯棒在使用次数上受到限制而不耐用,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棒及使用该芯棒制作热管的方法,其利用芯棒为陶瓷材料制成,并且芯棒的一端具有尖头部,另一端具有颈缩部,使芯棒不易与毛细结构发生粘黏,并具有方便置入及抽出的优点,从而便利热管的制程及提高热管的合格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芯棒,该芯棒包括:棒体,为陶瓷材料制成,该棒体的一端具有尖头部,另一端具有颈缩部。
进一步地,所述棒体具有形成在两端的前段及后段,所述尖头部形成在所述前段的末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棒体具有形成在两端的前段及后段,所述颈缩部为所述后段上形成的直径小于所述棒体的杆体,并于所述颈缩部及所述后段的末端之间形成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多角形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几何形状柱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芯棒制作热管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管体,对该管体的一端进行封口作业;b)提供芯棒,该芯棒为陶瓷材料制成的棒体,该棒体的一端具有尖头部,另一端具有颈缩部;c)提供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通过所述颈缩部夹持所述棒体,并自所述尖头部将所述棒体置入所述管体内;d)将粉体填充于所述管体及所述棒体之间;e)对步骤d后的半成品进行加热作业,从而使所述粉体形成毛细结构;以及f)移动所述夹持装置以将所述棒体抽出所述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所述棒体具有形成在两端的前段及后段,所述尖头部形成在所述前段的末端上,所述颈缩部为所述后段上形成的直径小于所述棒体的杆体,并于所述颈缩部及所述后段的末端之间形成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管体内的末端具有锥角端,所述尖头部对正于所述锥角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所述棒体具有形成在两端的前段及后段,所述颈缩部及所述后段的末端之间形成定位柱,所述夹持装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对应所述定位槽嵌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为多角形凹槽,所述定位柱对应所述定位槽为多角形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棒体为陶瓷材料制成,因此加热作业后,棒体和毛细结构不易发生粘黏,从而有方便抽出管体的特点,避免剥离或毁坏毛细结构,以达到提高热管的制作合格率的目的。
第二、通过夹持装置更方便将棒体置入及抽出管体,进而节省热管制作上的人力成本。
第三、管体内的末端具有锥角端,尖头部对正于锥角端,使尖头部的外型配合锥角端的形状,使管体和棒体之间的间隙连续且均匀,使粉体能够均匀地填充于管体与棒体之间,进而后续能在锥角端的内部烧结成毛细结构,使锥角端的内部有毛细结构而形成有效段,以使制作完成的热管具有更多的散热面积,并相较于现有热管更增加散热效率5~6%。
第四、夹持装置设有定位槽,定位柱对应定位槽嵌固,以防止棒体在管体内发生晃动,从而避免粉体填充不均匀或毛细结构分布不平均,使本发明制成的热管内具有连续且厚度均匀的毛细结构,进而使制作完成的热管具有极佳地散热功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烈,未经李明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FRP阳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建议食用存储食品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