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的车身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630.9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U·米尔德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下部结构 | ||
1.一种带有梯架(1)的汽车车身下部结构,在所述梯架中纵梁和横梁(2、3、4、5、6)限定出至少一个开口(47、48),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横梁(2、3、4、5、6)分别包括一个上外壳(12、13、14、15、16)和一个下外壳(22、23、24、25、26),并且所述上外壳(12、13、14、15、16)相互连接成一个上梯形架(11)以及所述下外壳(22、23、24、25、26)相互连接成一个下梯形架(21),其中,所述横梁(2、3、4)中的至少一个的上外壳(12、13、14)在两端具有突出的接片(40),所述接片被分别固定在纵梁(5、6)中的一根的上侧(31),并且所述横梁的下外壳(22、23、24)在两端具有突出的接片(40),所述接片被分别固定在纵梁(5、6)的下侧,其中,各个与至少一个开口邻接的横梁和/或各个与至少一个开口(47、48)邻接的纵梁(5、6)的上外壳和下外壳(12、13、14;22、23、24)在其纵向边缘上具有相互接触并且相互固定的纵向凸缘(32、37、3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与所述纵梁(5、6)接合的端部具有比中间区域更大的截面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的上侧壁凹形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2、3、4)的上外壳和/或下外壳(12、13、14;22、23、24)的端部弯折出凸缘(42),所述凸缘被固定在所述纵梁(5、6)的相向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身下部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底板(51、52、55、56),所述底板填充所述梯架(1)的至少一个开口(47、4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凸缘(32、37、39)构成了突入所述开口(47、48)中的用于底板(51、52、55、56)的固定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凸缘(32、37、39)构成了围绕所述开口(47、48)延伸的框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凸缘(32、37、39)被布置在其纵梁或横梁(2、3、4、5、6)的一半的高度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向上开口的凹腔(5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57)容纳备胎或者座垫。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6)具有向下开口的用于安置燃料箱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电源控制系统
- 下一篇:家用型多单元组合式热水水箱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