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7368.8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朱一群;何茂林;何瑞凤;严文凤;姚奕;孙琳;张婷;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家居监控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虽然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但迄今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外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较早,产品及技术相对成熟。由于国内外的人文及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都不尽相同。在产品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上面,国外产品要高于国内产品;在与社区对讲系统的结合上国内产品要高于国外产品。从开始的功能设想到现在用户的需求回馈,智能家居产品功能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开始的什么功能都想要到现在的有选择的需求,可以说是从理性化到务实的转变。但是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给国内消费者的印象确实是“有钱人的消费”。让智能家居“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是智能家居生产厂家想要实现的梦想。价格因素成为了制约智能家居普及化的瓶颈。另外,现在大多数智能家居多是在房屋装修时安装布线,或是通过Zigbee进行控制,这样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如需添加新的智能化家居则非常困难,往往需要联系厂家技术人员,使用者不能自行完成对实际功能的扩充,因此扩展性受到影响,而且,有些在市面销售的智能家居产品,其控制范围仅限于房屋内部,不能实现在全球的任何地方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及方法,其可以通过利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无线手持装置,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实现对家中智能家居的控制。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至少包括:
无线手持装置,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形成相应的代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中转站,同时接收该中转站发送的回馈信号;
中转站,利用无线收发模块接收该无线手持装置发送的代码,对其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形成相应的射频控制信号,并利用无线收发模块将其发送给智能家居端,同时该中转站还接收该智能家居端的反馈信号,并将该反馈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后形成回馈信号发送给该无线手持装置;
智能家居端,接收该中转站发送来的射频控制信号,在控制模组的作用下,控制家居根据该射频控制信号做出响应,并通过无线方式向该中转站发送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该无线手持装置为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持装置。
进一步地,该无线手持装置包括:
接收模组,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及该中转站发送的回馈信号;
代码生成模组,将用户的操作指令转化为相应的代码;
发送模组,将形成的代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该中转站;
数据存储模组,存储用户的操作指令和该中转站发送回来的回馈信号指令。
进一步地,该中转站包括:
无线接收模组,接收该无线手持装置发送的代码及该智能家居端的反馈信号;
处理模组,对接收的该无线手持装置发送的代码进行相应处理形成相应的射频控制信号,并对该智能家居端的反馈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形成回馈给该无线手持装置的回馈信号;
无线发送模组,将形成的射频控制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该智能家居端,并将该回馈信号以无线方式发送给该无线手持装置;
数据存储模组,保存流经该中转站的所有信息;
编辑查看模组,提供用户查看、编辑流经该中转站的历史信息的入口。
进一步地,该智能家居端包括:
无线接收模组,通过无线方式接收该中转站发送的射频控制信号;
控制模组,控制家居根据该射频控制信号做出响应,并发出发送反馈信号的指令;
无线发送模组,通过无线方式向该中转站发送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该无线手持装置包含数据库,以存储用户的操作。
进一步地,该中转站为一单片机,接收并存储该无线手持装置发送来的代码,同时接收并存储该智能家居端的反馈信号。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无线手持装置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形成相应的代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中转站;
步骤二,该中转站接收该无线手持装置发送的代码,对其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形成相应的射频控制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将其发送给智能家居端;
步骤三,该智能家居端接收该中转站发送来的射频控制信号,在控制模组的作用下,控制家居根据该射频控制信号做出响应。
进一步地,于步骤三中,该智能家居端还通过无线方式向中转站发送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