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湖采沙探测仪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003.5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延春;刘世奇;柳昭星;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湖采沙 探测仪 探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采沙探测仪及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一直存在着非法采沙现象,且屡禁不止。采沙对象主要为松散层中的沙、砾石等,非法采沙者多通过抽沙泵式采沙船将吸沙泵插入泥底吸沙,船只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日采沙量从几十吨到几千吨不等,采沙深度也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非法采沙活动不仅对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可能会对水体下采煤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对煤层浅部露头区开采造成严重威胁。
对水体下安全采煤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松散层中的区域关键隔水层(组),用于阻隔其上部含水层与下部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采沙活动的泛滥可能会对区域关键隔水层造成破坏,从而增大了水体下采煤的危险系数。
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对河湖采沙的情况进行探测,从而无法判定是否对区域关键隔水层造成了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河湖采沙探测仪及探测方法,能够较为快捷、准确的探测采沙情况,确保水下采煤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河湖采沙的探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探测点的水深选择相应长度的连接杆,将该连接杆的末端穿过穿心锤的开孔后依次与锤垫、触探杆与探头连接;
将上述连接组成的杆体垂直插入水中,并确保其最大偏斜度不超过阈值;
以预定的频率利用穿心锤锤击所述锤垫,直至锤击后探头的贯入深度小于或等于阈值,并记录此时的锤击次数;
若当前探测点满足,锤击的次数≥n次、探头贯入的总深度≥S米与探测点水深≥平均水深×m%中至少两个条件,则判定当前探测点已进行过采沙活动。
一种河湖采沙探测仪,该探测仪包括:测绳、连接杆、穿心锤、锤垫、触探杆与探头;其中,所述连接杆的末端穿过穿心锤的开孔后依次与锤垫、触探杆与探头连接;
所述测绳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用于当上述连接组成的杆体垂直插入水后,确保最大偏斜度不超过阈值;
所述穿心锤,用于按照预定的频率锤击所述锤垫,直至锤击后探头的贯入深度小于或等于阈值。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河湖采沙探测仪可以较为快捷、准确的对河湖采沙情况进行探测,并可根据探测到的采沙情况对水下采煤区的安全情况进行判定,从而确保了水下采煤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河湖采沙的探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河湖采沙情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河湖采沙的探测仪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湖底或河底经过采沙后,由于受到采沙活动扰动,湖床或河床强度降低,质地相对较软,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原有强度,使得采沙区域强度明显低于未采沙区域强度。根据这个特征,设计采沙探测仪器对湖床和河床进行探测,确定采沙范围和采沙程度,并通过地质资料和钻孔取芯情况分析确定采沙深度。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河湖采沙的探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根据探测点的水深选择相应长度的连接杆,将该连接杆的末端穿过穿心锤的开孔后依次与锤垫、触探杆与探头连接。
在进行采沙探测前需要进行测线、探测点的设计,以及探测点的定位等,可以使用GPS定位系统、指南针等辅助工具。
可以在需要探测的区域设计探测线路,根据探测精度要求按照一定间距在探测线路上标出探测点,并从平面图量取探测点的坐标记录成表,作为实际观察中的坐标依据。探测线路的选取原则是选择采沙活动对水下采煤最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区域设置,由于煤层浅部露头区域基岩厚度小,煤层距离松散层近,所以一般选取煤层浅部露头区域设置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