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117.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栌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栌伊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辐射 探测 器用 闪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X射线探测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X光被伦琴发现以来,随着研究的升入,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X光感光照片到后来的X光光电探测器件,从航空航天到高能物理,从军事到医疗再到安检设备,从生产到生活再到科学研究、宇宙探寻,这种射线越来越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无机闪烁体在X射线辐射探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影像核医学、核物理、高能物理、CT以及安检等领域。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无机闪烁体为CsI:Tl,这是因为其不但光产额高而且辐照强度高,易于光电管进行光谱匹配,且机械性能优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碘化铯材料为吸湿性材料,当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时,会使得闪烁体的特性,特别是图像分辨率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有效的封装闪烁体更尤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中X射线闪烁屏的封装工艺效率较低,而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本发明所述的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不但所述的闪烁屏结构致密、成分均匀、与衬底的粘结性良好,而且所述的封装结构具有优异的阻水防水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X射线辐射探测器用闪烁屏结构,包括硅衬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衬底上通过激光蒸镀工艺沉积碘化铯杂化膜,所述碘化铯杂化膜为掺杂铊和硼的碘化铯厚膜;并且在所述碘化铯厚膜上沉积有透明阻水膜,所述透明阻水膜的可见光透过率≥90%,水蒸气透过率≤0.01g·m-2·day-1。
其中,在所述硅衬底上还沉积有二氧化硅过渡层。通过施加所述过渡层不仅可以提高对可见光的反射率,而且还显著提高了碘化铯杂化膜与衬底的附着性。
其中,所述二氧化硅过渡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得到,所述磁控溅射工艺的条件如下:靶材为二氧化硅;溅射气体为O2和Ar,O2和Ar的体积比为1:5;溅射功率密度为300-500 W,溅射气体的压强为3-5×10-3 Torr,硅衬底温度为80-100℃,沉积厚度为100-200 nm。
其中,所述激光蒸镀的工艺如下:将99wt%的CsI晶体粉末、0.95-0.98wt%的TaI晶体粉末和0.02-0.05wt%的三氧化二硼将其混合均匀后压制成薄片作为靶材;然后采用Nd:YAG激光器,所述Nd:YAG激光器的激光脉冲功率功率为107 W/cm2,频率为2000Hz,脉冲宽度为100ns,扫描速度为5-10 cm/s,基片与靶材之间的距离为70-72.5 cm,沉积温度为350-380℃,沉积的碘化铯杂化膜的厚度为0.1-1mm。申请人发现,通过激光蒸镀的方法不仅可以得到掺杂的厚膜,而且其中掺杂的碘化铊和三氧化二硼的不均匀性不超过8%,而采用钨丝加热蒸镀法不均匀性会高达20%以上。
其中,所述透明阻水膜为SiON膜,其是以SiH4、NH3、N2O和H2为原料气体,采用PECVD方法沉积得到,其中SiH4的流速为200-300 sccm、NH3的流速为100-200 sccm、N2O的流速为300-500 sccm、H2的流速为2000-3000 sccm,射频频率为13.56MHZ,射频功率为100-120W,工作压强为1.5-2.5 torr,沉积温度为200-250℃,膜厚为1.5-10 μm。所述透明阻水膜对可见光的透过率≥92%,其在38℃以及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水蒸气透过率≤0.01g·m-2·day-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栌伊,未经梁栌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