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472.X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1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雄;谷福田;黄鸿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屏幕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特别是一种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触控屏幕的电极包含了传送轴(Y轴)电极与接收轴(X轴)电极。传送轴电极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接收轴电极电性连接至感测电路,之后再连接至微处理器,借以感测计算出用户手指在触控屏幕上的按压位置。
阻抗值与长度成正比,长度越长则阻抗值越大;电容值与X/ Y轴交叠面积成正比,面积越大则电容值越大,而宽度相同时,长度越长也即面积越大。上述接收轴电极常常由于长度过长,因此串联阻抗与寄生电容过高,将导致触控讯号减弱,影响了触控屏幕的触控效能。尤其是当触控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的时候,串联阻抗与寄生电容过高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再者,在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的上下两层中央分隔与边界分界处的稳定度及准确度往往不佳,因此影响了触控屏幕的触控效能。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
为达成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包含: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及多个第二轴电极单元,该多个第二轴电极单元相对于该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设置。其中该第二轴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子单元,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相对于该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设置;及一第二电极子单元,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相对于该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及该第一电极子单元设置。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一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及一第一电极子单元短边,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短边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的一端及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的一端垂直连接。其中该第二电极子单元包含:一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一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及一第二电极子单元短边,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短边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的一端及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的一端垂直连接。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短边与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短边之间具有一间隙;该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的数量为奇数且对称地排列,使得中间的该第一轴电极单元横跨涵盖该间隙。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还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连接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或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二电极子单元还包含多个第二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连接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或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为方形或L型。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二电极子单元补偿电极可优选不限定为方形或L型。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轴电极单元可优选但不限定为一长方形。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的长度可优选但不限定为等于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的长度。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一长边的长度可优选但不限定为等于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第二长边的长度。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子单元短边的长度可优选但不限定为等于该第二电极子单元短边的长度。
再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轴电极单元的边缘与该第二轴电极单元的边缘为切齐或不切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的中央与边界分界处,提高触控屏幕的稳定度、准确度及触控效能。再者,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降低串联阻抗与寄生电容,借以提高触控屏幕的触控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个第一轴电极单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个第二轴电极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改进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个第二轴电极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个第二轴电极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轴电极单元;
20第二轴电极单元;
202第一电极子单元;
204第二电极子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