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2838.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刘拓;张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米考星 磺胺 二甲 嘧啶 复方 制剂 有关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属方法学领域。
背景技术
兽医临床实际中往往通过联合用药使不同药物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减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性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这使得复方药物的研究应用在兽药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替米考星是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繁殖期抑菌剂,属于快速抑菌剂,磺胺类药物是静止期抑菌剂,是一种慢效抑菌剂,二者合用能够扩大抗菌谱,并有相加的作用,在临床中有很大的运用基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于复方制剂必须按照新兽药申报,所以,需要进行该复方制剂的有关物质研究。在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中,替米考星的有关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磺胺二甲嘧啶的有关物质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基于薄层色谱法不适于杂质的定量研究,所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杂质的检测。但是如果完全参照药典中关于替米考星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检测,发现顺反式替米考星杂质峰未能达到基线分离,且拖尾严重,图谱见说明书附图1,而同时检测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钠的方法尚无研究,因此开发新的检测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已达到能将制剂中的杂质完全、准确的检出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替米考星项下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如下:取替米考星约0.2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内,加乙腈10ml超声处理使溶解,用磷酸溶液(取水900ml,加磷酸5.71g,用12.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2.5±0.1,加水至1000ml)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替米考星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制成每1ml中含0.2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用上述磷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6页)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磷酸二丁胺溶液[取二丁胺16.8ml,加磷酸溶液(1→10)70ml,边加边搅拌,放冷后,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0.1,加水至100ml](975:25)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按下表1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每分钟1.1ml。替米考星反式异构体(两个不完全分开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8,替米考星顺式异构体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0,替米考星顺式-8-差向异构体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2。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除顺式、反式和顺-8-差向异构体外)如有杂质峰,以无水物计算,单个杂质不得过3.0%,各杂质的和不得过10.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品溶液顺式异构体峰面积0.01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表1 梯度洗脱程序
本发明参照上述方法,但又在上述方法上有所提升。
本发明在确定之前,详细分析了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及其钠盐的杂质。磺胺二甲嘧啶及其钠盐的主要杂质为氨苯磺胺,氨苯磺胺用本发明测定时得到的色谱图见附图2,图3为加入了1%氨苯磺胺的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样品,图4为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样品。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判断复方制剂中保留时间为4.9min左右的物质中为氨苯磺胺,即氨苯磺胺可以成功分离出来。
参考《兽药杂质分析指导原则》,替米考星、磺胺二甲嘧啶复方制剂采取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有关物质进行限定,将供试品溶液稀释为2.5mg/mL,将供试品溶液稀释100倍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去除磺胺二甲嘧啶钠、替米考星反式异构体、替米考星顺式异构体、替米考星顺-8差向异构体后,将剩下的杂质峰进行峰回归(表2所示),分别计算氨苯磺胺、最大单一杂质和总杂质含量。
表2 供试品中各杂峰归属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