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754.6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平;宋跃锋;赵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77/00;C10N40/36;C10N30/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g 改性 植物油 乳液 脱模剂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混凝土脱模剂又称混凝土隔离剂或脱模润滑剂,是一种涂于模板内壁起润滑和隔离作用,使混疑土在硬化后拆模顺利脱离模板,保持混凝土形状完整无损的天然或化学材料。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机油、柴油、矿物油,以及皂液、皂化动植物油下脚料等作为脱模剂。传统的机油柴油等矿物油基脱模剂对钢筋及混凝土表面产生污染,脱模效果不是很好。矿物油基脱模剂的使用造成矿物油流失到环境中,污染环境,且机油、柴油、矿物油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植物油基脱模剂作为环保型脱模剂,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且对人体无伤害的优点,最重要的是使用植物油基脱模剂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但用于高质量工程仍有缺陷(模具沾灰)。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脱模性能良好的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的制备方法,以提高脱模时的剥离性能,减小沾灰。
聚乙二醇(PEG)因其无毒、无刺激性,优良的润滑性,分散性,低表面能以及成膜能力强,从而具有优异的脱模性能。本发明以聚乙二醇为改性剂改性植物油制备得到脱模剂,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脱模效果优异。
本发明以植物油为原料,首先与甲醇酯交换,再与PEG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PEG-植物油聚合物,乳化后即得脱模剂。本发明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剥离性能优异,脱模得到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完整、无缺陷、粘灰量小(即粘附在每平方米模具上的混凝土的质量)、对模板无锈蚀、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脱模剂。
本发明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一次酯交换、二次酯交换和乳化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酯交换是将干燥后的植物油20g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滴加5-6g质量浓度6-8%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滴完后于60℃保温反应1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洗涤至中性,除去溶剂后得到植物油甲酯;
所述二次酯交换是将15g植物油甲酯和植物油甲酯质量3-5%的催化剂纳米氧化镁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滴加20g PEG,滴完后于200℃保温反应8h,反应结束后过滤,旋蒸除去溶剂,得到PEG-植物油聚合物;催化剂纳米氧化镁的添加量优选为植物油甲酯质量的4%;
所述乳化是将PEG-植物油聚合物加入到反应器中,随后向反应器中加入乳化水,搅拌乳化50-60min,再加入蒸馏水稀释,继续搅拌15-25min后得到固含量5-20%的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
所述乳化水为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所述乳化剂的质量为所述PEG-植物油聚合物质量的5-35%。
所述植物油为非转基因菜籽油。
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醇胺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乳化剂OP-10。
制备过程中乳化水的温度加热至35-45℃加入反应器。
PEG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600。
所述乳化水为质量浓度2%的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所述乳化水的质量为总水量质量的78-80%,用于稀释的蒸馏水的质量为总水量质量的20-22%。总水量即为乳化水和用于稀释的蒸馏水的总质量。
本发明通过乳液法制备了PEG改性植物油乳液混凝土脱模剂,PEG改性后的植物油有很好的自乳化能力,减少了乳化剂的使用;本发明脱模剂不易产生气泡,节省了消泡剂的加入,所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PEG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还是一类高性能脱模剂,剥离性能优异,脱模得到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完整、无缺陷、粘灰量小、对模板无锈蚀。此类脱模剂原料来源丰富,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脱模剂。
四、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