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孤挺花啶的化学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8511.7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汪仁;别庆玲;徐晟;李晓丹;江玉梅;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15/78 | 分类号: | C07C215/78;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孤挺花啶 化学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降孤挺花啶(norbelladine)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3,4-二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乙胺为原料,通过采用适当的还原剂将其还原为降孤挺花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降孤挺花啶是酪胺酸类衍生物,也是一种生物碱。可以从许多石蒜科(Amaryllidaceae)植物中提取得到,是植物体内生物合成加兰他敏等石蒜类生物碱的重要前体物质。加兰他敏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脊髓灰质炎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目前,由于化学全合成的成本和产率等问题,加兰他敏还是以植物提取为主。此外,在现有合成方法中,未见有降孤挺花啶的化学合成报道。
因此,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降孤挺花啶,以此作为生物合成加兰他敏的关键底物,并应用于催化其降解的生物酶类(主要是氧甲基转移酶)的检测,在未来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加兰他敏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并对化学和生物制药两种学科的交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孤挺花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产品质量优、杂质含量少、生产成本低、反应收率高。可用于植物体氧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检测。
本发明所述的4-[[2-(4-羟苯基)乙氨基]]苯-1,2-二醇(降孤挺花啶)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降孤挺花啶的化学合成方法如下:
(a)利用式(II)所示的3,4-二羟基苯甲醛与式(III)所示的4-羟基苯乙胺(酪胺)为原料,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甲醇、乙醇或其它可溶解的有机溶剂),加入所需量的催化剂(Lewis酸),控制相应的反应温度(20℃~100℃)和反应时间,在不断搅拌下至大量橙黄色沉淀析出,冷却后减压抽滤得到粗品产物。
(b)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粗品产物进行少量的无水乙醇溶液洗涤,低温真空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化合物(IV)备用。具体反应路径为下式所示:
(c)将上述步骤中所得橙黄色沉淀溶于有机溶剂(无水甲醇或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或催化剂(如硼氢化物、四氢铝锂等),0℃~10℃低温下,不断搅拌反应,充分反应后将所得反应液静置,滤液萃取,减压蒸馏至晶体析出。
(d)用少量溶剂洗涤晶体,如所得晶体纯度不够,可用适量溶剂重结晶处理,最终得到式(I)。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为3,4-二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乙胺(酪胺),该原料可直接混合溶解于反应溶剂中,优选的有机溶剂为无水甲醇或无水乙醇等。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可混合加入反应溶剂反应,也可先后加入反应溶剂反应,优选加样顺序为先加入式(II),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式(III);其中优选的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2;溶剂与式(II)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8~20mL/g。
●本发明所选用的催化剂为Lewis酸,优选的催化剂为冰醋酸。
●本发明反应温度为20℃~60℃,更优选的为40~50℃;反应时间为0~24h,更优选的所述反应时间为6~12h。
●本发明所选用的还原剂为硼氢化物或氢气,优选的还原剂为硼氢化物,更具体的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等;且硼氢化物溶解于1%的氢氧化钠中使用;化合物(IV)与还原剂的用量摩尔比为1∶2~4。
●本发明所述的低温反应条件为0~10℃,优选的低温反应温度为4℃。
●本发明若反应液减压蒸馏时得到粘稠液体,则需经柱色谱分离,即可得目标产物,目标 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检测(HPLC-MS),最终明确目标产物式(I)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以简单的步骤和反应物合成石蒜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降孤挺花啶,合成效率高,为基因工程合成加兰他敏提供了底物基础,适用于工业放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式(I)目标产物降孤挺花啶的HPLC检测图谱(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mL/min;上样量为10μl);
图2是式(I)目标产物降孤挺花啶的质谱检测图谱(质谱条件为:正离子模式下的ESI+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具体地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牛核心复合饲料
- 下一篇:大豆生物钟基因GmFKF1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