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鳝苗种的培育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8064.5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蒋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石容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鳝 苗种 培育 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指一种黄鳝苗种的培育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黄鳝养殖的苗种依靠天然捕捞,天然捕捞苗种产量有限。介绍黄鳝养殖技术资料很多,但按照这些技术操作,即使是同样的池塘、同样的管理人员,也会出现不同的养殖结果,黄鳝养殖成功带有偶然性。苗种捕捞期从每年1-11月都有出产,但野生鳝苗种转变成可养殖的鳝苗种因技术不成熟,存在着成活率不高,生产不稳定,风险大的问题,经多年实践,渔民还形成结论1-6月收购的苗种不能用于养殖的结论,这段时间的苗用于养殖,3-15天时间,死亡率达到100%,即使是6-8月份收购的苗种,用于人工养殖时,也不能确保其成活率。而对于1-6月份出产的黄鳝苗为什么过去作为苗种养殖不能,怎么才能作为将这种苗种养活,还没有科技人员报道这方面研究,更没有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成活率高的黄鳝苗种的培育驯化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苗种选择:选择无伤痕,体色亮,游动速度快,丰满度好的黄鳝苗作为培育驯化的苗种。
2)养殖设施预处理:养殖设施为池塘网箱或者水泥池,以黄鳝苗放入养殖设施之日为时间点,在30天前,注满水;在20天前,投放配养鱼种、安装增氧机、挂好网箱;在15天前,移植入喜旱莲子草。
3)养殖水质处理:在黄鳝苗进入养殖设施第10天前,在养殖设施附近建立一个10-100L微生物培养容器,培养硝化细菌、芽胞杆菌、光合细菌微生物中的一种或三种,在黄鳝苗进入养殖设施前第6天开始,将培养容器里的微生物持续施入养殖设施中,补充水就用养殖设施中的水。
4)投入开口饵料与驯食:黄鳝苗投入养殖设施后第三天即投放开口饵料,开口饵料选用蚯蚓、水蚯蚓、鱼肉三种中的二种;优选方案是:开口饵料第一天用水蚯蚓,按黄鳝苗体重2%投喂,第二天按黄鳝苗体重的5%投喂,第三天不投喂,第四天用黄鳝苗体重5%水蚯蚓加鳝鱼体重1%配合饲料混合后投喂,第五天用黄鳝苗体重2.5%的水蚯蚓加黄鳝苗体重2.5%的鱼肉加配合饲料2.5%投喂,第六天用鱼肉加配合饲料投喂,以后均鱼肉和配合饲料均按黄鳝苗体重的2%投喂,水温低于20℃即降低投食量,直至水温低至16℃,不再喂食。
5)投放配养鱼:投放白鲢、鳙鱼或者草鱼苗作为配养鱼,以666平方米投放鳙鱼200-300尾、白鲢30-50尾,或者666平方米投放100-500尾草鱼苗,但草鱼苗须与黄鳝苗分开投料。
6)配备增氧机:增氧机按每666平方米0.5-1KW配备,在鳝苗投放到网箱前10-15天安装好。
7)黄鳝苗摄食配合饲料率达到鳝苗体重的2%时,培育成功,进入正常养殖;
本发明培育驯化过程中水位达到稳定后,不换水,仅需要补充自然蒸发和渗漏偿失的水。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整个养殖过程,不泼洒消毒药,不使用抗生素;培育方法易懂易学,黄鳝苗种通过驯化后容易养殖,成活率高。本发明还解决了目前在1-6月捕捞的黄鳝野生苗种不能用于养殖的难题,用本发明方法成功培育苗种,可节约苗种成本50%,无论出售给其他养殖户养殖还是采用人继续养殖,均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石容,未经蒋石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