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7766.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景涛;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景涛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3/12;F23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臭氧 助燃 装置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燃气炉是由腔体内热气被强制排出过程中形成的负压,通过进排气管的进气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腔体,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助燃,但由于燃烧器在工作时燃气炉腔体内温度极高,负压引入的空气在经过了进排气管和腔体到达燃烧室的途中已经被预热到较高温度,导致被引入的空气受热膨胀而含氧量降低,抑制和降低了燃料的燃烧效能和火焰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使燃烧效能大幅提高,且提高燃烧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机箱底部还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燃烧器、过水管和臭氧导管,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控制部件的上方,所述控制部件控制连接所述燃烧器,所述过水管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且所述臭氧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导管的另一端具有臭氧析出口,且该臭氧析出口位于所述燃烧器旁,所述机箱顶部具有空气进气道,所述空气进气道内设置有排气道。
优选地,所述臭氧导管位于所述机箱内的侧壁上,所述臭氧析出口位于所述机箱内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机箱内分隔为燃烧腔和控制腔,所述有燃烧器、过水管和臭氧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燃烧腔内,所述控制部件、臭氧发生器和臭氧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控制腔内。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在燃气炉机箱内释放臭氧,臭氧在机箱内高温作用下迅速转化为氧气,使燃烧器效能大幅提高,且提高燃烧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00,所述机箱100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部件102,所述机箱100底部还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03,所述臭氧发生器103连接所述控制部件102,所述机箱100内还设置有燃烧器101、过水管105和臭氧导管106,所述燃烧器101位于所述控制部件102的上方,所述控制部件102控制连接所述燃烧器101,通过控制部件102可以调节和控制燃烧器101的温度及热量大小,以及控制臭氧发生器103的臭氧发生量,所述过水管105位于所述燃烧器101的上方,且所述臭氧导管106的一端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103,所述臭氧导管106的另一端具有臭氧析出口104,且该臭氧析出口104位于所述燃烧器101旁,所述机箱100顶部具有空气进气道108,所述空气进气道108内设置有排气道107。该空气进气道108用于按照图1中箭头方向吸进新鲜空气,该排气道107用于按照图1中箭头方向排除燃烧后的废气,臭氧发生器103产生臭氧,按照图1中箭头方向,通过该臭氧导管106的臭氧析出口104在燃烧器101旁析出臭氧,臭氧在机箱内高温作用下迅速转化为氧气,可以大大增加燃烧器101中的燃气的燃烧效能,增加温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优选地,所述臭氧导管106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机箱100内的两侧壁上,所述臭氧析出口104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机箱100内的两侧壁上,以方便安装,并能防止臭氧导管106过热。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有更多的臭氧导管106。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优选地,所述机箱100内分隔为燃烧腔和控制腔,所述有燃烧器101、过水管105和臭氧导管10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燃烧腔内,所述控制部件102、臭氧发生器103和臭氧导管106的一端位于所述控制腔内。控制腔温度低,以便于保护控制部件102和臭氧发生器103,防止其温度过高。
臭氧发生器在控制腔的安装位置以及燃烧腔内的臭氧析出口的安装位置、臭氧析出口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不同机型的结构作适应性调整。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臭氧助燃装置的燃气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景涛,未经宋景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度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自锁快速接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