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生物除臭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4360.8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国;任杰;司卫丽;蓝启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宝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L9/01;A61L9/012;C12R1/07;A61L10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结 芽孢 杆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生物 除臭剂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株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在生物除臭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垃圾量的高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每年产生近1.5亿吨。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积存量已高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其中80%~90%来自大中城市,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1.2公斤,但其处理率仅为50%左右。全国600多座城市,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面对“垃圾围城”的窘境,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臭气扰民”和“蚊蝇扰民”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已有的垃圾除臭剂主要有化学除臭剂、植物除臭剂和微生物除臭剂。化学除臭剂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植物除臭剂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更高。因此两者在规模化除臭使用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成本限制、推广限制,多用于小场地和小空间的应用或应急应用。因而微生物除臭剂因为“价廉物美”受到热捧。
但现有微生物除臭剂产品或技术中多为酵母菌、乳酸菌等非芽孢杆菌为有效菌,或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主复配部分芽孢杆菌等为有效菌株,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申请的酵母菌为主的除臭技术(专利号02152024.0和专利号01129774.3),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申请的以酵母菌、乳酸菌、固氮菌和光合细菌等非芽孢杆复配功能芽孢杆菌除臭技术(专利号200510069515.8)。该类技术采用非芽孢杆菌为除臭有效菌,忽略了非芽孢杆菌在液体环境中不存在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芽孢,故在保藏和使用过程中无法保障其在液体制剂中的有效浓度和菌群比例,也必将导致在应用中使用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芽孢杆菌类除臭技术的开发显得尤为必要,惠飞开发的枯草芽孢杆菌除臭技术(专利号200910034842.8)和戴承镛开发的巨大芽孢杆菌除臭技术(专利号200510091277.0)都说明芽孢杆菌类除臭技术的有效性。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凝结芽孢杆菌在生物除臭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凝结芽孢杆菌在生物除臭剂中的应用,具有生产方便、成本低廉、质量可靠、除臭效果稳定显著,且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该菌于2013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7646,其16S rDNA保守序列如序列表1所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7646,保藏日期为2013年05月27日。
上述凝结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畜禽粪便,采用营养琼脂进行平板稀释涂布分离;
(2)挑取80℃水浴25分钟后的单菌落;
(3)采用肉汤营养琼脂斜面保藏单菌落;
(4)采用针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复筛方法,挑选去除率最高的单菌落,即为凝结芽孢杆菌。
上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畜禽粪便稀释100-1000倍的无菌水中,经80℃水浴20分钟,再将稀释液取0.1mL涂布于营养琼脂上,置于37℃中培养2-3天,最后挑选单一菌落于营养肉汤琼脂斜面培养基中,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天后冰箱保藏。其中,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等均为微生物常用培养基。
筛选时,将冰箱中保藏的凝结芽孢杆菌的斜面接种一环至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天制成菌液。
所述复筛主要针对臭气的主要成分--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降氨试验:取18mL菌液于2L大烧杯中,并加入500mg/L的氨水2mL;再往大烧杯中放入装有20mL0.005N硫酸吸收液的50mL小烧杯,盖上双层塑料薄膜密封。
(2)降硫化氢试验:取10mL菌液于2L大烧杯中,并加入10mg/L的硫化氢溶液10mL,再往大烧杯中放入装有20mL氢氧化镉吸收液的50mL小烧杯,盖上双层塑料薄膜密封。
以上处理均以等量的无菌水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置于30℃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取出小烧杯检测氨或硫化氢的浓度。氨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硫化氢的测定采用亚甲基蓝比色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宝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宝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巾
- 下一篇:一种挖掘底梁装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