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065.5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史秋;陈关君;咸婉婷;刘志远;柴寿臣;卫学峰;刘宗瑞;蔡春丽;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信号 能量 耦合 传输 装置 | ||
1.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初级装置和次级装置,所述的初级装置包括外壳(1)、2N个初级线圈(2)、能量发射电路(4-1)和信号接收电路(3-1),所述的次级装置包括圆环形壳体(6)、2X个次级线圈(5)、能量接收电路(4-2)和信号发射电路(3-2),所述的2N个初级线圈(2)、能量发射电路(4-1)和信号接收电路(3-1)均固定在外壳(1)内,所述的2N个初级线圈(2)串联连接,其中M个初级线圈(2)与能量发射电路(4-1)的能量发射端连接,剩余2N-M个初级线圈(2)均与信号接收电路(3-1)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的2X个次级线圈(5)、能量接收电路(4-2)和信号发射电路(3-2)固定在圆环形壳体(6)内,所述的2X个次级线圈(5)串联连接,其中K个次级线圈(5)与能量接收电路(4-2)的能量接收端连接,剩余2X-K个次级线圈(5)均与信号发射电路(3-2)的信号发射端连接,所述的初级装置与次级装置的垂直距离为大于5mm小于50mm,
所述的N为正整数,M为正整数,且2N大于M,所述的X为正整数,K为正整数,且2X大于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形壳体(6)由两个半环形壳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上端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上端的圆弧的半径与圆环形壳体(6)的外环半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接收电路(4-2)的电能信号工作频率小于信号发射电路(3-2)的数据信号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射电路(3-2)的数据信号和能量接收电路(4-2)的电能信号的初始相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信号与能量耦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收电路(3-1)采用高频滤波电路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0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圆球浮雕画
- 下一篇:圆珠笔芯自助加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