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7928.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官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官振国;吴桓硕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0;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微结构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贴,尤其是具有微结构图案层的保护贴,在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低于环境光的状态,呈现出反射图案,而在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高于环境光的状态为透明,不影响使用者观看及操作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市面上3C产品上都广泛地采用平板面板来显示影像,甚至是触控的操作,由于平板显示的表面通常是玻璃,为了防止刮损,消费者通常会使用价格低廉、具有抗刮性保护贴以保护玻璃的表面,避免玻璃的刮损。近年来,随着苹果公司iPhone、iPad系列产生的趋势,3C产品的朝向软件服务迈进,对于硬件的规格上不像前几年一样百花齐放,因而使用者持有相同的产品成为目前常有的现况,因此,如何辨识出自己的产品,是目前使用者所注重的课题。
目前市面上的周边产品种类繁多,但是保护贴为必要的配件,但是保护贴都仅为透明,因此,利用保护贴作为移动装置的分辨之用、营造个人独特性,是目前需要发展的一块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贴,尤其是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该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黏附于移动装置上,其结构包含本体、背胶层、抗刮层以及至少一微结构图案层。背胶层设置于该本体的下表面,用以与该移动装置的表面黏接、抗刮层设置于该本体的上表面,而微结构图案层设置于该本体的上表面与该抗刮层之间,及/或该本体的下表面与该背胶层之间。在该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低于环境光的状态,在该微结构图案层上的微结构,受到环境光的反射,而呈现出一反射图案于该移动装置的一显示区上,而在该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高于环境光的状态,该微结构图案层形成透明,不影响使用者观看及操作该移动装置。
藉由在保护贴中制作出微结构图案层,而能在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低于环境光的状态藉由环境光而反射呈现出特定图案,而能让使用者所拥有的移动装置除了传统防刮的效果外,进一步达到美观、独特,甚至防伪、防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B是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C是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在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低于环境光的状态,以及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高于环境光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在移动装置的背光强度低于环境光的状态,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保护贴
11 背胶层
13 微结构图案层
15 本体
17 抗刮层
21 反射图案
23 第二反射图案
25 第三反射图案
100 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考图1,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10黏附于一移动装置100上,用以防止移动装置100的表面受到刮伤,该移动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随身听、数字相机等。
参考图2A,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10包含一背胶层11、一微结构图案层13、一本体15以及一抗刮层17。该背胶层11设置于该本体的下表面,用以将该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10与移动装置100的表面黏接,该微结构图案层13设置于该本体15的下表面以及该背胶层11之间,该抗刮层17设置于该本体15的上表面,其中该本体15是由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的至少其中之一所制成。
参考图2B,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第二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只是,微结构图案层13是设置于该本体15与该抗括层17之间,可进一步提供一触觉效果。参考图2C,本发明具光反射微结构的保护贴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第三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只是,微结构图案层13是设置于该本体15与抗刮层17之间,以及该本体15与该背胶层1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官振国;吴桓硕,未经官振国;吴桓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